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九)(2 / 3)
与他的矛盾大。儿子一回来,他是必死无疑。于是下了第一道化解的诏书,诏裴炎快马返回洛阳,主持大局。洛阳必须保证一个稳定的环境,想要稳定,必须有一支忠心的羽林军,于是下了第二道诏书,让丘神颠掌控洛阳的羽林军将士。姜嗣宗等人协助。
长安西方各关的将士同样也要稳住,否则一今天大的笑话就会出现了,又下了第三道诏书,从国库里拨出一百万的钱帛,赏赐各路将士,包括北方的军队。稳定拉拢军心。
还是不够,再下诏书,将张虔勋从北方军队调过去,与令狐智通守西方。这两个将领,全是背叛儿子的将领,与儿子势不两立,守在西方,可确保无事。不过又想到一件事,假如骑务整的是真话,儿子从北方杀回来,怎么办?想不出化解的策略,对军事她又不懂,于是将事情经过写了一封信,交给程务挺,让程务挺自己判断。
下达完这些御防的措施后,武则天一颗心略略安定。但还不是真正化解的策略。
正在这时候,李首成走了进来,悄声道:“禀太后,刚才东宫派了女官刘群到了朱敬则府。”
“这么快就忍不住了,”武则天又怒了起来,道:“去,派人到东宫,将这个刘群给本宫打死。”
“太后,不可啊,不能不留余地,”李首成急得拉起武则天的裙袖,又道:“太后杀她不要紧,就怕陛下回来,学着太后,也杀奴婢们。奴娇们死了也就死了,可那有忠心的奴婢侍奉太后啊。”
你能杀东宫的太监宫女,皇帝回来也能杀我们。你再大的本领,没有我们这群手下替你办事,也就能被皇架空了。
“那你去下令,对她鞭笞二。”
“喏。还有,太后,奴婢有一个建议。”
“。”
“既然陛下下诏特赦秋仁杰与朱敬则二人,动也不大好动,不如太后也下诏赦免他们的罪行吧。还有六户人家的家人,以后少给陛下找到借口。”
“你是想让哀家居然向儿子投降?”
“太后,奴婢不敢,时势不同,太后请三思,”李首成吓得跪下来。
其实自始至终,他就对武则天的某些举动感到不满意。本来青海得好好的,大家以后合作嘛,皇也答应分一些权利给太后,就是亲政后,也保留太后参政的机会。这样不是很好嘛。为什么太后一步步的紧『逼』,终于形成今天的局面。
这是他与李威的理想化。
自古以来,一山不容二虎,怎么可能呢?
倒是武则天做法更现实,不过她吃亏在名份,一个女流之辈,李威倪幸征南诏,得到了军权与裴行俭传授的兵法,掌控了大部分军队。否则鹿死谁手,未必可知。
对别人不相信,对这个老太监武则天很相信的。沉『吟』了一下,直接赦免,不大好听的。甚至会让人以为自己害怕儿子,不战就低头了。自己一怕,谁个敢再替自己出力?
想了好一会儿,道:“你对元万顷传旨,让他替哀家写一道诏书,颁发天下,陛下承蒙天幸,安然无事。哀家将到白马寺做场**会,感谢帝。另外,大赦天下。”
既然大赦天下,秋仁杰与朱敬则也就没有事了。而且他们家人也得以返回。自己没有丢面子,也向天下百姓做—个表态,多少扳回一些道义。
“太后,好妙计。”
“勿得罗嗦,去将这件事办好吧。“
第二天,天放晴了,一睛,天气宜人,不冷不热,万花齐放,蜂蝶『乱』舞。骑务整笑嘻嘻地走进来,道:“秋相公,没有事了。”
“哦。”
“太后颁发诏书,大赦天下。”
不以为然,就是不赦天下,她在这时候敢继续将强行将秋仁杰与朱敬则杀死吗,当真不准备留下—条后路?不过大赦了天下,省得麻烦。
“还有呢?”骑务整将听到的事,一—了出来。
“太后还是不甘心哪。”
尔甘心又怎么的?”蔡务整撇了撒嘴飞
“莫要视了太后。”
朱敬则从屋子里走出来,问道:“什么事啊?”
酒吃多了,又吼了半夜,喉咙有些沙哑。骑务整笑道:“朱少监,昨天晚唱的歌很好听哪。”
“唱歌?”敢情酒吃多,全忘记了。众侍卫只是笑,秋仁杰在他耳朵边低语了一番。
朱敬则很惭愧,道:“来酒不能吃得多啊,吃多会误事。”不过能理解,就连秋仁杰自己也失了态,一是死里逃生,二是确认李威平安无事。
然后骑务整又对众侍卫吩咐一番,还是要心,明刀大约不会再有,可难保不会没有暗箭。
白马寺开始热闹起来。
晚年后,武则天最常去的地方,一个是白马寺,一个是少林寺。少林寺在嵩山,更有王者气象,然而路途略远,此时不敢离开洛阳。才将**会设在了白马寺。
来了许多大和尚。
也有许多百姓前去白马寺进香,认为是老天帮助,一起去还愿的。不过武则天在白马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