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合(一)(2 / 3)

加入书签

施。大家也没就没有话说了。

李威沉思了一下,说道:“准。”

然后又道:“狄卿,魏卿,既然你们来了,朕与你们说一件事。朕想对新罗与倭国用兵。”

这两个国家打打停停,打了十几年,民不聊生,积压了巨大的矛盾。李威感到似乎到了能动手的时候。再说,这些年,朝廷又训练了一万多正规的海军。多是用来查巡诸岛,或者清剁一些海盗,有时候也帮助海客……歼灭一些岛屿上敌对的势力。有了跨海作战的经验。

狄仁杰皱了一下眉头,说道:“陛下,为什么要始终想歼灭这两个国家?”

在他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一个在海外打了这么多年,也有了一个认识,它不是南海诸岛的土著人,十分凶悍,想要夺下来,很吃力。一个同样强悍,都不需要这十年来证明所居之所十分偏冷。这两个国家都打残成这种地多,对唐朝没有大的威胁,从战略上来说,没有必须吃下这两个国家。

“狄卿,大食的历史,你也知道的。它原先仅有多大地盘,所居的地方水泽少多是沙漠戈壁地带,只是几十年的扩张,占了多大的疆域?国家内『乱』,生生分成了两个哈里发政权,互相内殴,可就是这样,我朝占下了马克兰与信德之地经历了多少场战役牺牲了多少将士,才迫使大食人做出妥协的?”

但不能这样说。骑占庭新主君查士丁尼二世很无能,导致了拜占庭进攻不力,将唐朝的负担加重。若不是教廷为李威所勾引不停的发动圣战,承负了一部分压力,大食人就是马克兰、信德等地,也不愿意给唐朝占领。但反过来,若是拜占庭有作为都有可能真的将大马士革借机攻占下来。

唐朝虽发动了多次进攻,其实说到底q是实战练兵『性』质的,打得很偷机。牺牲的最多是波斯人,其次是河中与吐火罗各国的将士。

“他们之间很相似,倭国与新罗没有狂热宗教的支持,然而生『性』顽强,团结,学习谦逊,凶残。朕说过北方游牧民族的危害,但只要保持技术的发展,最终有可能会在两三百年后,出现一些粗糙的热武器,那么北方游牧民族的马上优势就会丧失。新罗与倭国不同,他们好学,只要安定下来,就能想方设法,向我国学习知识。不怕一个民族强悍,就怕一个民族强悍又团结,又能谦虚学习。无论那一个民族保持这三样优点,都会很可怕。”

狄仁杰与魏元忠思考了下,李威这句话说得很不假的。与唐朝交好的,或者臣服的国家很多,比如说南海诸国,他们只是夜郎自大,狂妄无知,看到唐朝先进,从来就没有做过追求。新罗与倭国呢,倭国居然漂洋过海,派学生前来唐朝学习唐朝的优秀文化。

三人默契了配合了多少年,李威一看他们表情,知道他们领悟过来,没有多说。

魏元忠思索了一下说道:“但臣以为还是最好等到五年后。五年后大的水利工程基本告一段落,国家财政霉喘上一口气,而过了五年,对方两个国家会变得更加羸弱,也利于我们发起进攻。而且眼下还有两场兵事要发起,虽不大,可多面作战,终是不利。”

“唔。”琦于好的进谏,李威从来都是纳谏如流的。又问道:“那个默啜可有消息?”

『奶』『奶』的,成了又一个大患了。

十年前让他逃走了,结果这小子跑到乌德键山上又挂起一支人马,进行游击战。阿史那道真费了好大的心血,才将他们打压下去,可是默啜又逃跑了。过了几年,突然出现,这一次让他藏在暗中,利用草原上一场雪灾,一些部族生存困难,蛊『惑』了许多部族,参与了叛『乱』。因为六镇陆续的增加了五六十万百姓,组建了近八万的府兵,他的规模小,没有敢跨过防山。但将阿史那道真打得狼狈不堪。

直到前年,朝廷看不下去,派了黑齿常之与王方翼亲率了五万军队,才将叛『乱』再次消灭。但这是外面的看法,实际上李威默视了叛『乱』的糜烂,进一步提高草原上突厥余部的忠贞纯度。

但也不能让这小子象一条毒蛇一样藏在暗中捣『乱』,多次派人搜捕,然而到今天居然没有消息。

狄仁杰与魏元忠摇了摇头。

“算了,下一道诌书,凡是将默啜击毙或者生擒者,赏钱五万蝽了看他还敢不敢在草原上到处『乱』跑。”一个默啜,一个论钦陵,让李威头痛了。

马上就要对付论钦陵,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狄仁杰又说道:“陛下,臣与魏相公前来,还有一件事要请求的。”

“为何要用请求?”这两人不象是徇私之人哪。

“陛下,臣与魏相公居于相位达到十年,因此请求陛下让臣与魏相公外放。”

以前李威也说过类似的话,防止权利专于一人之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经济调动人事,这一点母亲做得就比较好。朝堂中的诸相,也在不停的做着调动,只剩下狄魏二人,人事没有变更。

但李威又说过一句话。这是他从后世的选举制领悟的心得。一任时间四年或者五年,若非有万不得己的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