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全面爆发(下)(2 / 3)
笑的。
我实在不忍把她吵醒,但最终还是轻轻摇了摇她。
李湘琴的眼睛慢慢睁开,我俩的视线此时交汇。她媚眼如丝,仿佛还未睡饱的样子。这个时候,她的脸真的很迷人。
然而她终究还是回到了现实中。李湘琴迅速起身,匆匆披上了睡衣。
“我去洗澡。”她匆匆地说,便走向了浴室。
“对,”我躺在床上舒展着四肢,“你昨天没有洗。”
五月二十二日。钢铁之刃号来到了皮尔哈勃港口,阿米利加最大的海港,曾经的海军基地。正如少将所说,一支航空舰队降临到了这片大陆。为首的两艘巨舰,“革命”号和“建设”号似乎可以遮住整个天际。这种巨兽级别的空中战列舰装配着威力强大的舰炮,主炮的强粒子冲击可以轻易把一个小型基地夷为平地。历史上,大炮巨舰曾经没落于航母的淫威之下,如今航母也遇到了相同的命运。巨兽级空中战列舰是反潮流而生的产物,在动力机甲等小型轻盈的兵器大行其道的今天,战列舰用更为庞大的身躯和更加猛烈的炮火来简单粗暴地弥补自己不够灵活的缺点。
在这两架巨舰的下方,两栖运输载具载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量产动力机甲兵上岸。他们是从国内的人民军以及爱国青年报名的新兵中挑选出的身强力壮的那一群,配备的是标准的aBs-141型量产机甲。这种型号的动力机甲与aBs-130是属于同系的,于是采用的也是整体装配模式。
在巨舰旁边的是和钢铁之刃号相同规模的巡航舰群。它扮演者类似航母和驱逐舰的角色,装配有中型舰载武器,以及用于将动力机甲士兵快速运到战场的投射口。
这支舰队以及动力机甲部队便是目前炎黄帝国最新锐的部队。我不知道政府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训练出这么一批可以娴熟使用动力机甲的人的,尽管这在我们国家是一个惯例——很多工作和工程,都是提前或者超额完成的。因为这也是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重要手段啊。
一支三人动力机甲小队被分配到了我们的舰上,加上我和李湘琴的机甲,五个人正好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战术组。
机库里面增添了三部aBs-141型动力机甲,它们的整体外观类似于我目前使用的aBs-130,不同之处在于141型没有肩部火炮。量产型动力机甲的一大特征就是泛用型,于是它借鉴了IesP-144的模组概念,针对不同的情况装载不同的模组。这三部量产机甲的主人是三个年轻的男性,现在正在舰桥那儿和我们会面。
“报告首长,第八机甲团第二十六小队前来报到。”为首的一个男青年向苏凌行军礼。他长着一副典型的爱国青年的面相,另外两位也是差不多的模样。他们仨统一留着干练的锅盖头,实践证明头发越少在动力机甲里面的头部就越感到舒适。
“稍息。你们自我介绍一下吧。”苏凌说。
“史令!徐三好!林文清!”三人分别报了自己的名字。
“很好,这两位是我们舰上的动力机甲测试员,李湘琴中尉和东方宏中尉。”苏凌向三人介绍我俩。
“中尉好!”三人异口同声道。
“好,你们好。”我说着,李湘琴则不言语。
“我们在电视上见过中尉的英姿了,”徐三好说,“动力机甲杀敌的英姿真是令人振奋!”
“所以我毕业后马上就报名当动力机甲战士了。”史令说,“当然,只是一名量产机甲战士。”
“我真羡慕中尉你们是唤醒者,”林文清说,“你们的动力机甲比我们的拉风多了。
“话说,你是学校里毕业不久就参军了?”我问史令,“看来我们年龄差不多。”
“报告中尉,我毕业到现在三个月。”史令说。
“什么?那你训练成为机甲战士用了多长时间?”
“大约两个月。”
“这么快?你们已经熟悉了动力机甲的使用了?”
“量产机甲对身体的要求不高,”李湘琴这时道,“而且既然有了某个程序,训练就自然不用太多了。”
“我们迫不及待想要杀敌了!那些可恶的白人渣滓,居然妄图反攻!”徐三好摩拳擦掌,“我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国家不是好欺负的!”
“别急,现在战争已经爆发,我们就绝不会让你们来这儿度假。”苏凌说,“我们舰将随舰队行动,你们要做的就是服从命令。听到没有?”
“明白,长官!”三人又是异口同声,立正了回答。
“东方宏中尉和李湘琴中尉将是接下来你们的直接上司和队伍领导。他们将带领你们战术组进行一系列战斗。”
“是!”
“现在,两位中尉跟他们说点什么吧。”苏凌说。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看看李湘琴,虽说我也不指望惜字如金的她能发表长篇大论。
“好好干,别怕死。”李湘琴淡淡地说。
我看她没了下文,于是知道还是得轮到自己说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