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用“丽邑”做诱饵(2 / 3)
丽(骊)邑是秦国灭掉骊戎古国之后,在骊戎故址设置的县邑,它就在咸阳东北50里的骊山一带地域范围。
魏国不可能拿秦国的故地割地事秦吧?
魏国割让的领土,无论是否叫做丽邑,也肯定是位于黄河中下游一带。
笔者估量:此地应就在黄河南岸不远处,洛阳和开封之间,即先秦韩国和魏国之间的一小块地区。它不可能很大,因为当时魏国控制的领土,实在是所剩无几了!
不管怎样,丽邑是个好地方,至少魏王认为只要把这个地方给了秦国,贪婪无度的秦国就会高高兴兴地接纳它,肉包子也能吃上一阵子,然后再张口来要------魏国就想在这段时间的夹缝里转圜一下,以求自保。如此,岂不悲哉!
魏国使臣翟懋将标注好的山河地图交给李斯等人。
李斯:魏国国君的好意,秦国就笑纳了。那丽邑是个好地方啊,若是被战火毁了也太可惜-------此后,有秦国军队来保护那里,也是丽邑的福分啊!
翟懋苦笑着说:只要上国能够体恤魏国之难,体谅藩属国贡献丽邑的这份好意,就行了。
相国隗状:秦王已经答应了魏国的请求。明年夏天,等诸侯会盟的时候,再正式签订协约吧。
翟懋一听就急了:魏王派遣臣下专程来秦国议和,以丽邑相赠上国,难道还不能马上签订两国的合约吗?若是拖延到明年夏天,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诸侯会盟之期若是不见影子,魏国的丽邑也给了秦国,那我们魏国岂不------
要知道,奉送丽邑给上国,魏国上下也是有很大争议的,魏王顶住各方面压力,谋求与秦国和谈、息止刀兵,这是有利于两国的事情啊!
希望贵国体认魏王陛下的难处------
(真是弱国无外交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王倌:此事秦王已经定夺,我等只是负责传递讯息。若是魏国方面,认为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我等可以反映上去,交由秦王来最后决定。
翟懋求助地望着李斯:长史大人的话,秦王陛下一向肯信赖、依从。李斯大人,你看这事情?-----也让下官回去,可好给魏王交差呀---
李斯掸了掸袍服的衣袖,直视翟懋,镇定自若地说:
秦国的政事安排,自有考量。两国之交,讲求的是信义!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见辱。
翟懋心里说:瞧,一付冠冕堂皇、信誓旦旦的样子,天下诸国,有谁不知道秦国其实是什么东西?!
这话当然只能在心里念叨,谈判桌上却是说不得。
李斯:魏王要献丽邑之地与秦国,却之不恭,但是秦国也想要感恩图报---帮着魏国把失去丽邑的损失,给找补回来----
翟懋:那上国的意思是-----?
李斯:方今楚国内乱不休,李园篡相,暗杀春申君,血洗朝堂,逆行悖天。不甘忍受其****之士大量出逃,本官也算其中一个。
秦国欲兴师讨伐李园奸逆,为春申君报仇雪恨!那春申君是秦楚联盟的草拟者,五国攻秦之时,引楚军止战,对秦国也是有大恩的。我们不能不为老朋友伸张正义,主持个公道-------
翟懋:如此说,秦国要攻楚吗?----预计何时起兵?
李斯:我们想和贵国一齐举兵伐楚,顺便帮助贵国扩展疆土!
时间大致在明年开春,天气转暖之时,计划调集四郡之兵,大举讨伐楚国!
统一六国前,秦国控制的10个郡是陇西、北地、上郡、汉中、云中、蜀郡、巴郡、南阳、三川、河东郡,另外咸阳附近设直隶区称内史,拱卫咸阳王城。其中除了内史和陇西算故地,其他都是抢来的。
李斯所说的“四郡之兵”,应是巴郡、三川、汉中、河东郡四郡兵马。
翟懋:秦国计划如何伐楚呢?
李斯:秦军进击楚国,直捣陈城,魏国宜出击淮水或东渡泗水以为策应!
楚国的都城之前在郢都(湖北荆州附近),郢都被秦国攻克后,逃到陈城(河南淮阳),最后是寿春(安徽六安),终于无路可逃了。
翟懋:此事重大,且容下官回去禀报魏王,再回复上国。
李斯:军国大事,魏国定当保守机密。大军行期,也不可延误啊!
翟懋:那丽邑呢?
李斯:由秦国暂时保管。魏国若得楚地,则属以地易地,秦国那时再正式领受丽邑。若魏国不能得楚地,则秦国返还丽邑给魏国。所以,割地的合约,现在就不要签了-----
翟懋眼看秦国不讲理,几番痛苦地争辩、尴尬地抗议也毫无办法,只好应付说,要等回去通报魏王再定。
这哪里是谈判?纯属仗势欺负弱国!可谁让魏国自取其辱呢?
李斯其人的阴险狡诈,可见一斑。
李斯:军情紧急,秦国决定派遣姚贾去魏国,同行的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