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邯郸血战泣鬼神(2 / 3)

加入书签

处城墙坍塌,秦军猛烈突击坍塌城墙的缺口,结果缺口又被双方士兵堆积如山的尸体封堵,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秦军断绝邯郸水源,军民掘井取水或汲取雨水、融化雪水来应对。

赵国城外地方部队伏击秦军辎重部队,抢夺、焚毁粮草,秦军饥馑难捱。

冬天到来,寒风刺骨,白雪皑皑。

秦赵两军依旧不分昼夜地激战。危急时刻,赵国国王带领王室内臣,持戈登城作战,极大鼓舞了邯郸守军抗敌的士气和决心。

赵国邯郸城上,廉颇正指挥赵国军队与秦军苦战。

军兵:“报!城上滚木雷石不足!”

廉颇:城中百姓房舍,多为土筑,上蔽茅草,拆之无用。侯门大户,多巨木大石。速去拆毁,以充军用!

军士无言不动。

廉颇喝令:先拆吾府,再拆宫墙。王公侯门,照此为之!

军兵领命而去。

-----

“报,相国田单自拆府第,尽遣家丁上城御敌。中书令郭开之父,拒拆府邸,带领家丁打伤官军,士卒无措。其他王府,也均不敢去了。”

廉颇大怒:大敌当前,尤怀私欲。老子今日就要邯郸城,不要什么中书令。李牧听令!你速引一军,夷平其家。无论男女,如敢阻拦,格杀勿论!

李牧听命而去,愤然屠杀了包括郭开父亲在内的一家老小和家丁。王公贵族心胆俱裂,再无人敢阻拦。到最后,邯郸城内除了王宫,只剩赵国平原君的府第等少数大型建筑没有被拆毁。

郭开虽满怀仇怨,控诉廉颇、李牧的暴行,但也只得向赵王请罪。

赵王好言安抚,指着被廉颇拆毁的内卫宫墙对诸臣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当此劫难,赵国幸赖有廉颇啊!

双方死伤惨重。城中百姓因饥饿、寒冷死亡甚多,出现了人吃尸、杀食生人现象。城中官吏、富户动员起来赈济灾民,杀牛马、剥树皮、挖野草、连观赏的鹦鹉等鸟类也煮食了。

饥饿袭击着孤城,情况依旧一天天严重。所有的死尸,无论性别,包括王族嫔妃的尸体,都要被分割取食,最终包括活着的民女、宫女、孩童、老人、伤兵,许多被迫遭到杀戮用于果腹,其状惨绝人寰。

赵国邯郸军民虽然艰难困苦,但依旧斗志昂扬,王陵率领的秦军损失惨重。邯郸战役如同巨大的人肉绞肉机,牺牲了交战双方接近200万的生命,在战国时代的历次战争伤亡中,未有以此为甚。

王陵发动了多次猛烈的攻势,全部受挫,转眼就到了258年的4月,秦昭襄王眼看着战局不利、焦灼不安,就另派王龁接替王陵攻打赵国。

王龁率军抵达邯郸城下,再度攻城,苦战5个多月,依旧难以攻克。

史载,秦将王龁非等闲之辈,这位参加过长平战役的秦军指挥官在攻打邯郸城防时,首次使用了古代攻城车!

殷红的晚霞洒满天空,又是一整日紧张激烈的战斗!

攻城的秦军拖着数百具死尸悻悻退了下去,赵国军队也开始默默地清点阵亡人数、救护伤者、捡拾起遍地的箭矢及清理四下里抛掷来的石块。

出乎意料,一连许多时日,秦军停止了攻城的行动。

可是,城墙上的赵国军民却眼看着城下不远处有了新的异常情况:大批秦军去山上砍伐来木料,竟然开始动手施工、搞起了建设。

田单:秦军要干什么?他们在搞什么鬼?

廉颇:也许是要建房子,长期驻扎吧---管他呢!唉,相国老将军,您那“火牛阵“还能用吗?当年即墨被围,那么多牛你从哪找来的?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破齐,连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今山东莒县)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即墨被围不久,守将战死,军民共推田单为将坚守城池。田单为除掉最难对付的敌手乐毅,派人入燕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投奔赵国。

公元前279年,田单见反攻时机成熟,便集中千余头牛,角缚利刃,尾扎浸油芦苇,披五彩龙纹外衣,下令点燃牛尾芦苇,牛负痛从城脚预挖的数十个通道狂奔燕营,5000精壮勇士紧随于后,城内军民擂鼓击器,呐喊助威。燕军见火光中无数角上有刀﹑身后冒火的怪物直冲而来,惊惶失措。齐军勇士乘势冲杀,城内军民紧跟助战,燕军夺路逃命,互相践踏,骑劫在混乱中被杀。田单率军乘胜追击,齐国民众也持械助战,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复失地70余城。随后,迎太子法章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正式即位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

老相国田单苦笑:“廉颇将军,当年燕军乐毅是在距离即墨九里处设营,两军相持并未直接攻城啊!乐毅确实是想不战而屈服即墨。故此,即墨方能坚守5、6年光景,直到有所转机。当时,城内外的交通除了大路、并未断绝,所以能调运民间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