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兰陵军事会议秘密...(3 / 3)

加入书签

近派人潜入秦国,先行埋伏,战时可截杀其驿马和传令兵,定会使敌目瞎耳聋,干扰敌军调度。

--------

军事会议整整进行了一个来月,仔细讨论了战略、战术、后勤、协同联络等一系列问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各国将领踌躇满志,秦国的厄运快要到来了!

诸国商定:楚国在南方的部队,先行发动对秦国的进攻,吸引秦国主力偏向西南方向。赵国派军队在北方佯攻燕国,吸引秦军北上救援其盟友。

盟军主力部队将从东部进行突破,直取函谷关。与此同时,北方军团兵分两路:一路南下、会攻函谷;另一路迂回函谷关后,固守以为策应。

如果函谷关不能从正面攻下来,关内联军就立即全师北上,采取迂回战略,全力去与已经突入关内的军团会合。

诸国约定:共同推举楚王为纵约长、楚国宰相春申君为前敌总指挥,楚将项燕为南方野战军总司令、赵将庞煖为北方野战军总司令、曾经斩杀秦国悍将王龁的赵国将领乐乘为中央盟军统帅、韩亭为副帅,李牧、冯亭为双前锋。

先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确定在次年6月,齐心发动对秦国的决定性一击!

李斯等人通过旁听会议并记录,不仅通过这次难得的“国际会议”,认识了各国的将领,还知晓了其各自的脾气秉性,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诸侯会议最后一天,楚国大摆筵席,款待诸国将领。轻歌曼舞、酣畅淋漓,众人各自欣喜。

李斯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急忙来告诉荀子。

荀子合上折扇,训斥道:李斯!军机大事,你岂可胡言乱语!

李斯茫然:徒儿只做记录,着实未发一言呀---

荀子:你对为师所讲,就是泄密!凡事不密,焉能成功?心之所想,何必暴露在嘴巴和脸上?!欲成大事,思谋后定。胸有城府,人不知其图,方游刃有余。

李斯顿觉荀子苦心,急忙谢恩。

李斯试探着问荀子:这次,秦国恐怕不敌吧?

荀子摇摇头,李斯惊诧。

荀子看李斯怔怔的样子,微微一笑,伸出一只拳头,另一只手张开五指,两手互博。

李斯学着去做:师傅是说五国势力分散如五指、秦国势孤却似强拳,胜负难料?

荀子颔首。

李斯:如若秦国覆灭,天下可安?

荀子:秦亡则六国存,六国中再无似强秦者乎?天下实难安也!

李斯默然回味师傅的话语,似有所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