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匪夷所思(2 / 2)
政策,极大地安定了秦国的人心、抚慰了死难官兵家属心中的伤痛。
华阳太后称赞:“本宫以为,吕公这个善待殉国烈士的做法很好!-----如果一个政权,他蛊惑、驱使人民为它去奋战牺牲,却对为此而死难的人不管不顾,抛弃烈士的遗骨于异国他乡、荒山野岭,甚至永远将它们遗忘,对军烈属不闻不问或着尖酸刻薄、只是随意撒下几枚铜钱那样冰冷,这个国家就不可能赢得天下的尊重,也不可能善待它的生民,自然其民众也不可能去拥戴它,这个不义、不道的国家就必然覆灭!----这些军人是为国家而牺牲的,活着有荣誉,去了也要有尊严。民众是不可以被长久欺骗和受到屈辱的,当权者必须牢记:是国民的牺牲保全了君王的威仪,也正是国人的辛苦劳作使国家一天天富强起来,君主必须爱民如子,承担起捍卫大秦国国民利益的责任。”
吕不韦:“太后!这项政策实施以后,人心逐渐安定下来了,不用点录户籍名册,主动应征入伍、投身军营的乡民也多了起来,一只强大的军队正在缓慢恢复和重建!这一次,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在军队建设上不遗余力增加投入,完善国防。”
华阳太后:“秦王很快就要行成人礼了---吾等好歹保全了三秦的本土,可以把秦国的江山大致地完整地交到君王手上。可是,秦国历代先王奋战多年取得的关外土地,大多数都已丢失了,只留下晋西南以上党(长平)为核心的一块地盘,一定要守住它。”
吕不韦感慨地说:“是呀,上党不容有失。那里居高临下、虎视关中,从上党出发,向北可攻燕国、向东可威慑赵国,向西南可打击韩卫,亦可拱卫我秦川故土。那里,就是我大秦国日后崛起的希望之地呀!”
华阳太后:“传懿旨,特命大良造蒙骜将军也引兵去往晋中南一带,巩固和加强上党防御。命长安君成矫作为督军,监军镇守屯留(今日山西长治、上党首府)。”
吕不韦:“太后英明,--秦王之弟长安君成矫出使赵国失败后,一直心中不平,龙兄虎弟嘛!这也正是给了他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华阳太后:“秦王就要亲自来处理国政了,咸阳的地盘,我们要先来清理一下,免得发生什么不称意的事情--”
吕不韦奏报:“对了,还有一事-----战时,嫪毐为秦国建立了功勋,请太后恩准,封赏他为侯爵之位,这也是不韦事前许诺给他的。”
华阳太后:“一诺千金!---既如此,那就加封他为长信侯吧!”
史载,嫪毐封侯之后,以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为其居住地,以河西太原郡为其封地(食邑)。不过嫪毐被任命雍城令,在咸阳以西的秦国故都雍城(今日陕西宝鸡凤翔一带)为官,嫪毐官职飞升,所得赏赐丰厚异常,府上门庭若市、门客仆役成群,生活极尽奢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