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南北之战(十二)(2 / 2)
防守。北军此时突入的踏白卒很快被南军发现,并派出特战兵阻截。对涧的炮击也变得密集起来,北军炮弹不断落在城内四方。踏白卒在炮弹的掩护下不断向内奔进,在距离点将台二三百米的地方,被南军的特战兵阻截,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双方特战士卒的实力不相上下,但南军特战兵在人数上占优,踏白卒奋力相搏下,只有少数几人突围而退,突袭点将台的任务失败。但是,岳飞定下的是声东击西之计,踏白卒突袭点将台是“声东”,真正“击西”的目标是南军炮营。趁着南军特战兵被吸引到点将台外,另两队两队踏白卒突入城内炮营,用猛火油和火药包焚烧爆炸南军大炮。南军虽然反应很快,但也被毁掉了二十多门大炮。所幸炮弹箱是存放在地下坑洞里,否则一旦被炸到,立即引起大爆炸,整个炮营都会被掀掉。
北军的突袭使南军的大炮被毁掉了一半,如果再分别向“霸王城”外和“汉王城”轰击,炮火力度就不够。蒋宣果断下令炮营停止对城外北军的炮轰,集中炮火轰击“汉王城”。这也是不得已的决定,如果停止炮轰“汉王城”,就得单方面承受对方的炮击。
蒋宣命令炮营发射开花弹轰炸“汉王城”内的兵员阵地,以实心弹瞄准北军炮营打。但岳飞在城内的炮营是“狡兔三窟”,昨日夜里就将炮营移了位置。等天亮再次炮战时,南军炮手发现对方炮位已变,必须根据炮弹飞来的方向,重新判断校准方位。就在南军炮手找到“手感”轰炸北军炮营后不久,便被踏白卒袭营……岳飞见南军炮火变弱,当即下令炮营趁机移位。待得熄灭火焰的南军炮营再次发起炮击时,发现北军炮营又移了位,必须再次校准。
仗打到此时,双方的炮弹消耗都很大,南军大炮因为射速快打出的炮弹更多,当然,南军炮弹的数量也是北军的几倍。这使双方都在有火炮的损毁情况下,南军依然因为炮速快占了轰击密度的优势,当然,这个优势已经因为踏白卒的勇袭炮营的行动减小了。使岳飞守城的威胁降低了,虽然吴安国的攻势仍然猛烈,南军炮击的开花弹也仍然对阵地兵员有威胁,但想攻破岳飞的“汉王城”,可以预计,死伤将会很大,而且未必成功。
相比“汉王城”的防守有力,“霸王城”内的南军防守出现了一些疲软,一方面要承受北军的炮击,虽然实心弹的杀伤力比不上开花弹,但跳弹也能伤人,更主要是对战壕里的南军形成了干扰;另一方面,南军失去了城内炮火的支援,王德的北军在没有炮击的压力下,对西面和南面的进攻骤然变得如同暴风骤雨,使南军在这两面的战壕被撕破,双方士卒上了白刃战,在一个时辰内,阵地几易其手,双方的尸体倒在一起,数不胜数。
但是,蒋宣仍然命令南军的炮营持续向“汉王城”轰击,支援吴安国的攻城战斗。对双方将领来说,守城是保证不败,但要打胜仗,必须要破城。因此,无论在兵员数量上,还是炮营火力支持上,都是以破城为上。而南军在步枪和手榴弹的武器优势下,加上并不逊色北军多少的战斗意志,即使没有炮火的支援,也能硬顶住北军的进攻。当然,如果蒋宣的南军不是防守方,而是进攻,失去了炮火支援,面对王德这样的凶悍军队,也是很难攻下阵地的。
就如吴安国进攻岳飞的南军,即使拥有手持武器的优势,还有蒋宣远程炮火的支持,却仍然到此时还没攻下岳飞的“汉王城”,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北军的确“难啃”。
但吴安国终于亮出了他的“王牌”,二十门隐蔽在树林内的线膛炮。在夕阳落下最后一线时,攻打西面城的南军后撤,吴安国下令野战炮营开火了。密集的炮弹在“汉王城”内轰炸,在黑暗中爆起团团火光。城内的北军被同时来自两方的南军炮轰压得几乎抬不起头来,南军趁机发起猛攻。
岳飞却在城内松了口气般,心道一声“终于出来了”。他一直怀疑吴安国.军中有火炮随行——以南军拥有火炮的数量,不可能只在“霸王城”内部署火炮。他先后派出几队踏白卒潜出城外搜索,其中一小队遭遇南军围杀,另两队都没找到火炮踪迹,这让岳飞感到不安。如今吴安国终于亮出炮来,倒让岳飞心中落定了。
因为岳飞也有后招。· u8小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