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岛(1 / 2)

加入书签

波澜壮阔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起伏,暗流汹涌。

逢晴朗无风的日子,牛头人变化作一条自带桨舵的小船在海面航行,遇到恶劣天气,便化作大鱼,周学道藏身腹中,在水下游动。

依照周学道的判断,飞机失事的地点应该是在印度洋上,那么一直向东北方向航行,穿过南亚岛屿各国,便能回到中国了。

孤身一人,赤身裸体地在海上漂流的日子并不好过,好在有分身牛头人的协助,遇到的大部分困难都能克服。

不能克服的,就躲进牛头人的腹中,躲避一下。

让周学道感觉最麻烦的是食物和淡水。

食物来源起初很是让人头疼,但凭着牛头人分身的神通广大,周学道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不错的点子。

他让分身化作大鱼进入水中,然后模仿北美的一种鳄龟,张开大嘴,将舌尖变成扭动的虫子,很快就有好奇的鱼儿来啄食虫子,被分身一口咬住,成了周学道的食物。

好在生海鱼肉并不难吃,吃过生鱼片的人都知道,很多品种的海鱼,比如三文鱼,金枪鱼,其肉嫩滑香甜,口感十足,做成高档的寿司,刺身,受到很多食客的追捧。

只是,吃多了就没有那种感觉了。

随着猎食经验的丰富,周学道也知道了哪些鱼好吃,哪些不好吃,放过那些不好吃的,捕捉到那些好吃的鱼后,利用分身的能力,刮麟,去皮,剔骨,直接加工成了一片片鱼肉,储存在分身腹中。

而淡水来源,是起初最让周学道头痛的事。

因为准备不充分,起初一连七八天没有遇到雨天,周学道差点被渴死,只能躲进牛头人的腹中等待,等待,直到雨水降临,才有机会收集。

随着对分身的使用,周学道对分身的能力逐步了解,很多特异功能都被慢慢发掘了出来。

委实让周学道觉得惊异无比。

他发现牛头人分身的腹中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空间,有一层膜将它与外界分隔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这层膜可以阻止所有微小的生物和物体进入,比如灰尘,微生物等等。

一层简简单单的膜,如果周学道需要,甚至可以隔绝阳光,让腹中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而且在这个空间里,绝对不会有有害的物质和生物存在,就连周学道需要呼吸而从分身嘴巴输入的空气都被净化过了,纯净清洁。

更奇特的是,牛头人的身体材质好像不是这个世界任何一种物质打造,除了周学道本身或者意志允许的事物,会自动把不属于它身体或者它不需要的物质隔离开来。

解释起来很复杂,就像自带了超级免疫系统和超级净化系统

比如,周学道进入的时候,会有一抹金色的亮光从身上扫过,从外界带来的灰尘,细菌,病毒,水渍,统统被清除出去。

而周学道需要的淡水,鱼肉,被净化之后会储存在一个个金色的气泡里。

在这特殊空间里,鱼肉放得很长时间也不会变质,腐烂。

因为,在这特殊空间里,能量能被隔绝开来。周学道能够调节空间的温度,当需要的时候,分身会根据周学道的意志调节空间里能量的多少,需要低温的时候,把多余的能量释放出去,需要高温的时候,吸收能量,压缩能量,温度立马升高了起来。

如果周学道不出去活动,只呆在里面躺着,将温度调节到一个合适的程度,除了为了保持细胞活力需要新陈代谢而呼吸空气外,可以不吃东西生存好几天。

注重细节的周学道把这些发现一一总结在脑海里,又把它们运用到生活所需之中。

打开鱼腹,放进来一点海水,储存在气泡当中,然后运用空间的特质把盐分和其他杂质分离出去,纯净的淡水就有了,再把盐和其他杂质分离出来,盐也有了。

把几片鱼肉放进单独的气泡里,指挥分身把能量压缩进去,里面的温度立马升高,等鱼肉熟了,撒上一点盐,也不用老是吃生鱼片了。

这些发现,大大增强了周学道回到中国的希望。

这一天,晴空万里,风平而浪不止。

船桨没有人操作,自动划动,向风车一样飞舞,拍打得海水哗哗作响,三米长的小船冲破水层,在船尾留下一道长长的水路,以一个周学道还能接受的速度在海面穿行。

这几天周学道对小船不断地改进,让它更加趋于合理,速度更快,更安全,改造后的流线型的船身更适合冲破水面,微微翘起的船首也能抵挡浪花,还有安全的保护措施不至于让自己落水。

牛头人分身似乎根本不知道疲倦,不知道它消耗的能量是哪里来的。

本来还可以更快,但周学道接受不了了。

海面之下暗流涌动,小船时不时的被抛向空中,周学道被颠簸得几欲作呕。

但是这些都能客服。

心情不错的周学道估量着,以这样的速度,再有一个多月就能抵达南亚了。

中国人的思乡情节是最重的,讲究叶落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