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塑形(2 / 2)
的基础,最好掌握,刀要稍微难一点,枪是最难练的,甚至一辈子都练不好,而宝剑不过是一些文人雅士充门面的装饰品。
多番思量之后,周学道牙一咬,有点不情不愿地,最终还是选择打造一把苗刀和一把斩马刀,苗刀自己用,斩马刀留给分身用。
原因是在中国武器历史上,苗刀虽然普及不是很广,但是最适合步兵实战的武器,当年戚继光能打败使用武士刀的倭寇,有小半功劳是因为引进了苗刀,而且苗刀比较细长,需要的材料少,这样刀本身分量比较轻,适合自己用,而斩马刀比较厚重,正好适合分身用。
最后一个问题是紫黑色陨石液态里银白色亮光是什么?这些光点掺杂在紫色液体里会不会对武器材质产生影响?
牛头人分身虽然没有自主思维,但是完全能理解周学道的想法,既然这些白色光点没有被清除出去,这些白色光点应该就不是杂质,而且看起来并没有融化,说不定是比紫色金属更加高级。
本来金属无所谓高级不高级的,处于原子周期表不同的位置,既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现在周学道使用“高级”这个词,是因为他意识到世界真的变了,已经不能用科学去阐述了。
于是,周学道暂且不管紫色金属和白色光点是什么,暂且把白色光点当做更加高级的存在。
他命令另外一个分身细胞变成脑子里苗刀的造型:刀身长72厘米,刀柄长36厘米,刀背厚0.9厘米·······,随着自己的想象,分身细胞缓缓变幻成了苗刀的造型,周学道抓在手里,舞动了两下,又做了一些微小的改动,比如血槽,刀身弧度,刀柄花纹等等。
其中周学道还在苗刀刀鞘处印刻了学道两个字,虽然有点复杂,花了不少时间,但这是周学道自己动手打造的,怎么地也要留下一点自己的印记不是?
其实一般苗刀是比周学道这把要更长些的,他考虑到携带方便和分量问题,稍微缩小了尺寸。
等这枚分身细胞改动结束,完全符合了周学道的要求,周学道缓缓指挥两枚细胞合并,紫色的陨石液体从缓缓从刀柄头流入······
这个时候,周学道心思一转:既然自己认为那些白色光点比紫色液体要高级,为何不全部灌入苗刀里呢?
分开用还不如用在一处,说不定密度高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周学道“命令”分身细胞将所有的白色光点灌入苗刀细胞中。
等苗刀细胞被灌满,封闭了两个细胞的开口,又开始将剩下紫色液体的分身细胞变成斩马刀的形状,然后开始修理一些细节,同样刻印了周学道三个字。
最后所有的细节都符合了周学道的要求后,他开始命令分身细胞快速抽离这两个细胞里的游离能量。
“成功了!”
随着两个细胞里的温度下降,液态缓缓凝固,一把斩马刀和一把苗刀出现在周学道面前。
斩马刀通体紫黑,长度1米78,看起来既厚实无比,又气势超凡,想象一下拿在三米多高的牛头人手上,一定亮瞎不少敌人的眼睛。
而苗刀虽然要小不少,威势上与斩马刀不能比,但是紫色的刀身上缀满了白色光点,看起来神秘妖邪无比,一样夺人眼球。
过了一会儿,两把刀完全冷却下来,被分身取了出来,拿在手里,周学道从牛头人分身腹部走了出来,接过苗刀。
“卧槽,不轻啊。”
周学道忍不住吐槽一声,这把苗刀如果是普通钢铁制造,至多七八斤重,自己完全可以驾驭,但是现在这把由陨石打造的苗刀至少有五六十斤重。
周学道不管这些,双手提着苗刀走出了院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