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是一个熊孩子(1 / 2)
漯河村是围绕殇雪城的小村庄之一,坐落与堂山,人口不足一百户,一座名副其实的小村庄,但要说漯河村最为出名的地方,那自然要属离山脚有着几十米高的堂庙。
堂庙是漯河村成立时便已经坐落堂山,历史可谓是悠久。这也导致于吸引了周围村庄信仰佛教的村民每隔一段日子便来此对佛烧香。人虽多,但是周围皆是树木花草,每到春夏时分,堂庙便成了漯河村小孩子玩耍的乐园,而在这香火鼎盛的堂山内,对人有伤害的妖兽也十分稀少,由于重来没有发生过事故,所以漯河村的长辈们也渐渐没有拘束自家的小孩去堂庙玩耍。
为此,老村长在出去和其他村的村长交谈时,总是会起吹胡子:“咱漯河村的娃子那可是圣佛保佑长大的!不顽皮!秉持佛性!可不像你们家娃子那样到处惹事!以后肯定比你村娃子有前途!有出息!”
然而今儿他却不再吹胡子了,已经秃的差不多的头发,在这几年又落下寥寥几缕,他拄着拐杖,看着不断向他道歉的李大壮,无奈地叹了口气:“大壮啊……你说你这几年踏如我家的门槛都给踏烂几回了……你怎么就不好好管束你家蛋子呢,还好主持慈悲为怀,不与我们一般计较,但是……还请把池塘的那几条鱼还给人家把。还有拜托那小祖宗啊,别再给我们村子惹是生非了,这万一有一天主持一气之下将堂庙迁走,那老头子我就是漯河村的罪人了!”
李大壮听了松了口气:“谢谢村长!我家蛋子真的麻烦村子了,我回去一定要好好地教训这娃子,他这都是他娘惯的!这一次我一定会真的,真的好好教训他。”说完,将携带的绊脚的野鸡放在村长的桌上,便转身离开,离开之时,还不禁跌了个踉跄。
老村长见状摇了摇头,嘟囔声:“信你才怪……”,又看了眼桌子上咯咯叫,不断挣扎的野鸡,脸上绽放出菊花般的笑容。
“老伴!大壮又送只鸡来了,这次炖汤吃!”
……
“好了你个李蛋子!又来逮我们寺庙的鱼儿了!”一个小沙弥,提着两个水桶,一看就知道是来池塘打水,小小年纪的他,看到池塘边的熟悉身影,不禁气急败坏,面红耳赤,稚嫩的声音呵斥在林间。
手拿着自己做的简易鱼竿垂钓的李佑,掏了掏耳朵,挑了挑眼皮,漫无精心道:“堂庙鱼儿多了去了,也就小五子你比较多事,你看看你师兄们有来管我吗?我说你们就是神经病,从那头的小溪挖了个渠道,进来池塘,你说是为了方便取水还好说,但是这渠道也挖得太宽了吧,这鱼儿都不知道进来几条了,有时还带着几只王八。”
“这叫历练!方丈说了,这是历练!”
李佑瞥了一眼张嘴反驳的小沙弥,似乎对小沙弥打断他的话感到不满,对此还竖了个中指:“把鱼放进池塘里不抓来吃,还养大了放生,这不就是神经病,还有不要叫我小名!”
“快把鱼儿放了!不然、不然,我就揍你了,李蛋子!”小沙弥被李佑说的把两手的桶子甩在地上,举起拳头,就要挥上去。
李佑耸耸肩,小小地脸蛋露出一丝坏笑;“小五子,你确定揍我?”
眼看拳头就要抵达李佑那张胖乎乎的脸蛋时,小沙弥的身子一僵,咬着牙齿,气恼地一屁股坐在地上,拳头敲打泥土。要知道上次就踹了一脚眼前这个可恶的家伙,就被方丈给闭了三天的禅房,念了三天的佛教,现在想想那些苦涩的佛教,小沙弥就头皮发麻。
“哗啦……”这时鱼竿抖动起来,李佑赶紧站立起来,向上提起鱼竿,然而水中这只上钩的鱼儿似乎比前几条大得多,挣扎的力气似乎也是李佑远远不及。
小沙弥看到这种情况,顿时幸灾乐祸,坐在地上,双手交叉,发出愉悦的声音:“呦,李蛋子,怎么力气不行了吧?咱可是男子汉!”
李佑直接无视小沙弥,像这种小孩子的嘲讽,他怎么可能会理会,现在的他眼光露出兴奋的光芒,只要把这中钓的鱼儿不让它跑掉,过几秒后技能CD好了,就可以上钩了!
李佑的视野里,在跟鱼儿捣搅的他,余光还不断注意右上角的一个黑色图案——垂钓(大师):水中任何生物有百分之九十几率被你高超的钓鱼技巧钓起。
半响,图案亮了起来,水中的鱼儿随着鱼竿终于冲出水面露出原型。
金鳞长须,足有三十厘米之长,在空中几乎将身体九十度弯曲,肥硕的身躯令李佑暗自咽下口水——这起码有十公斤!
眼睛瞥了一眼瞠目结舌的小沙弥,连忙跳起来,将鱼儿抱在自己的怀中,趁着小沙弥还没缓过神来,抬起赤脚,屁颠屁颠地溜走。
“恩、额……李,李蛋子!别跑!把放生了!”小沙弥赶紧追上,然而跑到通下堂庙的小道时却发现不见李佑的踪影,跺了跺脚,气急败坏,同时又挠了挠头,嘴里不禁嘀咕着:“怎么可能跑这么快,怎么可能跑这么快!”
殊不知,在他的头上,李佑抱着怀中还在挣扎的鱼儿,一脸鄙夷:“小爷我这还能被你抓到,那小爷前世十八年就白混了!”
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