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距离隔光年(1 / 2)
一直以来,由于工作的原因,孟光不像赵海鸥,有事没事都下到一楼来和她们闲聊,他很少下楼,上班时间一直呆在二楼的照场里。
孟光不轻易找人说话,即使有也是因为工作上的事。
他和顾客说话时虽然带着微笑,但那笑容里透着疏离、冷漠,反而让人更加感到他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
他仿佛贵族出身,彬彬有礼又恰到好处的与人保持距离。
他拍出来的作品常常不按常规,即兴创作,带着强烈的个人风范。
公司的女孩子们闲着没事就喜欢八卦,大家纷纷猜测孟光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培养了他这种贵族风范的学识修养。
孟光是李总负责引进的,谁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去向李总打听。
但是还是有些小道消息不可避免的流传了出来。
据说孟光从小父母离异,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
据说孟光的母亲是大美人,本市歌舞团有名的舞蹈家。
可明明孟光从不说本地话。
难道不该子承母业,他不去学舞蹈音乐,却选修了摄影?
夜风吹来,让人舒爽。
才骑了一小段路,孟光突然停了下来。
他也没下车,取下自己的头盔,头也不回的递给身后的晏紫:“戴上。”
只有一个头盔,她戴了,他怎么办?
“我、我不需要。还是你戴吧。”
“戴上。”他的语气有点不耐烦了。
“我真的不需要,再说你在前面啊,有你给我挡着风。”
话还没说完,他就转过身,伸出双手,晏紫感觉头被罩住,视线变得狭窄,面前只剩下一双星辰般的眼睛。
那双星星离她是那么近,就好像小时候夏天纳凉时,夜空里的星星,那么闪亮,一眨一眨,还带着笑容。
那时候,夜里睡在门前的竹床上,她经常向天空伸出手,仿佛那样就摘下了那颗对她微笑的星星,其实,她们之间隔着光年的距离。
看似很近,其实遥不可及。
晏紫眨了眨眼睛,那星星却又离她远去。
时间仿佛过去许久,又仿佛很快。
晏紫回到自己的小屋,疲倦的躺在床上。
每当受到挫折或者打击,她就开始想家了,在这里,她感到特别的孤独。
她在这个城市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想找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谁都不能明白她的心情。
她想起从前在家,好歹有章明依可以说说,可是这里,关系好的也只有吴星星,即使和她说,也未见得她能理解,自己的孤独感依旧减少不了一丝半毫。
这是离乡背井的人心里的孤独,是一种飘泊不定的沧桑感,在这个城市,她没有融入感,她觉得寒冷、孤单;
她觉得自己就像是被丢弃的小孩子,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
从前欢笑的日子那么遥远,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第二天上班,吴星星和闵露等都来打听昨晚的事怎样解决的。
作为摄影师的孟光和她们不属于同一个部门,也不是她们的直接上司,当时出面,是超出正常范围了。
不过当时也有邓晴在,而且发生在下班时间,申报给上面时,并没有怪责孟光越俎代庖。
倒是后期负责制作相册的钱萍对重做相册感到不满。
“这五一过完了,你们当然忙完了,可是收尾的工作都是我们在做,我这每天都十几本相册赶着做,没办法腾出时间来专门给他加急。”
钱萍阴阳怪气地就是不松口,声称无论如何三天之内赶不赢,晏紫说了好多好话也不顶用。
“你自己答应的事自己负责,现在要我做?事先怎么不来问问我?”
这个钱萍表面上看着还好,其实心眼小,爱记仇。
晏紫无奈的看着她,要不是她那样马虎的对待,自己也不会昨晚被顾客那样斥责。
可她却拿她没有办法。
人家就是没有时间啊!你能怎么办?
后期另一个叫做潘小洁的女孩看了钱萍一眼,笑着说:“这样吧,晏紫你要是有时间你自己来做吧,我们实在是忙得不得了,你看我们还不是天天加班。到现在中饭都没时间出去吃”
看似打圆场的话,其实还是护着钱萍。
这本来就是她们份内的事啊!
不过,其他人都没出声,只做着自己的事,也不理晏紫,就将她冷着。这后期部门的人个个都是公司成立时就进来的老员工了。
同一个部门的人都是维护自己人的。
形势不如人,谁叫她只是一个新来的门市呢?
三天时间,第一天底片送出去重新冲洗相片,第二天中午送来。
而且晏紫不可能上班时间来做,只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下班时间。
第二天晏紫恰巧又是下午的班,只有找了对班的女孩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