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长台渡平安被围(1 / 2)

加入书签

杨平安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已经将道济和尚看得很神秘了。可这秃驴的神秘之处。还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这家伙居然跟潜伏在南京城中的影卫有联系。

前文交代过。虽然最后杨曌对杨平安北归一事口风有所松动。但依旧派出了大批人手看守。力争不让杨平安返回北方。

她还要忙于军政大事。分不出太多心思在这方面。同时也信任自己手下的天策卫。因此暂时将杨平安之事放在一旁。

天策卫的确不可小觑。只是道济和尚的功夫实在太高。杨平安亲眼看到。一个照面道济和尚就将两个天策银卫放到。毫无声息。

内有道济。外有李白带领的影卫配合。杨平安等人趁夜逃出杨曌府中。而天色擦黑便已紧闭的城门。则是让李白带领影卫给拿下了。

杨硕死讯几乎是与杨曌登基之事同时传回洛阳。李白更是将杨曌就是天策之主之事据实禀报。

郭子仪大军在长江遇到李光弼率军阻拦。双方大小战役过百各有胜负。大名鼎鼎有着军神之称的郭子仪。竟被寂寂无闻的李光弼阻的寸步难进。

这不能不令杨睿担忧。他原以为。只要杨硕一死。南方定然大乱。倒是他就可以挥师南下。一举平定江南。

然而郭子仪遇阻长江。周朝并未出现预料中的动乱。令得他意识到。杨曌这个天策之主并不比他的叔父杨硕好对付。

他也曾想过。将杨曌真实身份散播出去。以动摇周军军心。令周朝政局动荡。可反复思量后。他还是放弃了。

在他成年之前。作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老皇帝早就将杨唐皇室最大的敌人告诉了他。多次耳提面命。因此他对天策卫也进行了较深的了解。他相信以杨曌的城府。这两年时间里。早已将天策卫安插在了杨硕身边。否则也不可能如此快速的控制朝权。

他那么做。只会给杨曌铲除异己的机会。同时加大天策卫对周朝的掌控力度。所以他决定再等等。保留那些可能动乱的种子。等待最后的时机。

天策卫的勇猛。通过李光弼初见端倪。考虑到郭子仪的年纪。双方僵持的局面于己不利。杨睿又想到了杨平安。尤其是李白的禀报中多次提及。杨平安并不愿滞留江南一心想要返回北方。这让他看到了再次利用杨平安除掉杨曌的机会。

因此他又派遣大批影卫潜往南京。不惜暴露所有潜伏在南京城中的影卫。由李白带领。务必将杨平安救出南京。送回长江以北。

这才有李白乔装返回南京。命潜伏在南京城中担任城门卫官的影卫趁夜打开北门。上百影卫在他带领下。护送杨平安等人逃出城去。

整个过程。影卫早已控制好了一切。虽然凶险异常。但由于筹划缜密并未发生太多的厮杀。等负责南京城防务工作的高仙芝得知此事后。杨平安等人早已逃远。

城外早有马匹准备。百余骑策马疾行。便是杨玉环也忍着辛苦在马背上颠簸。几次险些从马背上跌落。也沒有任何怨言。

只是高仙芝带领的精骑速度更快。那些都是常年策马疾行的老骑兵。自不是杨平安等人所能相比。未到黎明时分杨平安等人便听到了后方传來的马蹄声。

“驸马。你们先走。某带人抵挡追兵。再往前二十里有一渡口。那里有人接应。”耳听身后马蹄声越來越近。李白心中大急。高声喊道。

杨平安眉头一皱:“不可。我等对此地不慎熟悉。便是接应之人也也从未谋面。万一中计该如何是好。太白兄你与我引路。这是本驸马的命令。”

断后阻敌。死路一条。上百影卫。他所在意的只有李白一人。至于其他人……等将來他与杨睿反目时。只怕都将成为他的敌人。管他们去死。

李白如何能不明白杨平安心意。心中一暖便不再拒绝。下令上百影卫断后阻敌一刻钟即可。自己则是率领十余名影卫继续护送杨平安等人赶往渡口。

长台渡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废弃多年的渡口。百年前长台村尚存时。此地倒也兴旺。南來北往的客商有不少选择此地渡江。

只是随着长台村一夜之间被江匪屠村后。此地便冷落下來。后來更是有传闻说。长台村村民死不瞑目成为孤魂野鬼终日在长台渡周围寻找替身。以消自身戾气好重新投胎。自从有部分行人惨死于此地后。再无人敢经由此地渡江。这也使得长台渡彻底荒废。

李白安排的渡口就是长台渡。早在几年前。此地便成为了影卫的秘密据点之一被影卫控制。也成为影卫潜入大周国门的秘密通道之一。

若非长台渡不利于大军渡河。郭子仪只怕早已派遣一路骑兵从此渡河。伏杀李光弼大军侧翼。

“驸马。前面就是长台渡了。只要到了那里。咱们就不用担心了……咦。怎么不见人影。”

天色蒙蒙亮时。众人赶至长台渡。李白早就在长台渡安排了人手接应。可是他们近二十骑驶进长台渡后。却不见任何人影。整个长台渡空无一人。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淡淡血腥气息。

就在他心中起疑四下张望时。忽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