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假作真时假亦真(2 / 2)

加入书签

难看:“淑妃。哀家问你。他是何人。”

郑太后问的。正是被杨平安称为“罗兄”的太监。箫淑妃面如死灰瘫坐在地上。被她抱在怀中的二皇子则是嚎啕大哭。

杨平安道:“回禀太后。此人姓罗。名秋生。乃是影卫。亦是箫平昱心腹。若我沒有料错。二皇子并非先皇所生。乃是罗秋生与箫淑妃所生。”

他判断的很对。杨睿因为十几年前造下的孽。而失去了生育能力。箫淑妃迟迟不能诞下皇嗣。迫于无奈萧太师决定兵行险招。选择了借种一途。

罗秋生是个人才。最可惜的是被杨平安断去了右臂。虽苦练左手刀法。可实力大减。但此人对箫淑妃情根深种。因此对萧家忠心耿耿。因此是借种的最好人选。

当日他从驸马府内逃脱。心中挂念箫淑妃母子。于是潜入宫中化装成一个小太监在箫淑妃身边暗中保护。

刚才杨平安突然对二皇子下手。担心爱子的他心中着急。一时沒有忍住。以至祸从口出。

“來人。将他们拿下。”郑太后气的胸口起伏不定。接连咳凑。大怒道。

众目睽睽之下。竟传出后宫妃嫔不守妇道。与外人媾和诞下子嗣。还冒充皇子多年。对于皇室而言。这是何等的耻辱。若是让萧家奸计得逞。鱼目混珠继承皇位。那皇室颜面何存。

众多羽林军如虎狼般扑了上去。箫淑妃还在石化中当场被擒。二皇子也在嗷嗷大哭中被一个羽林军抱起。罗秋生反抗。想要救出箫淑妃母子。可这时高力士开口召來了龙卫。罗秋生最终受伤被擒。

“你怎么知道的。”被擒的罗秋生心中不甘。盯着杨平安问道。

杨平安笑而不答。他一早料到二皇子同样不是杨睿亲生。但罗秋生是个例外。

他从老苏头口中得知。大婚日罗秋生从驸马府内逃脱。城中兵丁满城搜捕未果。昨日他委托老苏头调查箫淑妃身边太监。果然有所收获。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经过乔装的太监。

今日在大殿上。他发现那个太监右手衣袖显得空荡荡。当即就想到了失去右臂的罗秋生。

判定有七成把握的他。决定冒险一试。果然诈出了罗秋生。

箫淑妃家族谋反。自己又做出此等不知廉耻之事。自然难容与大唐皇室。郑太后就下令将几人推出去就地正法。连二皇子也不放过。

不过杨平安开口建议。今日涉及新皇人选。不宜酿造杀戮。不如将三人收押。等新皇登基后再做定夺。

郑太后犹豫片刻。终是答应下來。

由于已经证明二皇子并非杨睿亲生。滴血验亲一事变得有几分尴尬。

万一验证杨福也不是杨睿亲子。那对杨唐皇室來说。绝对是巨大的讽刺。只怕百年之后还会被人贻笑大方。

盯着杨平安看了许久。郑太后决定放弃滴血验亲。杨福就是杨睿亲生。若是再有人敢乱嚼舌根。一律处斩。

她的决定。沒人敢反对。哪怕一些觊觎皇位的皇室宗亲。也不敢贸然开口触了郑太后霉头。被自己惹來麻烦。

可这时。杨平安突然开口了:“太后容禀。我认为。滴血验亲一事不可半途而废。大皇子身世如何。今日若不能验明。他日即便君临天下。只怕也会被人诟病。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哪怕天下人不说。可后世之人也会以野史的方式诋毁。而且还有南周虎视眈眈。若是不能验明。只怕他们会借此大做文章。对我大唐不利。

所以我以为。今日一定要滴血认亲。向天下人证明大皇子血脉。以绝天下悠悠众口。”

此话一出。苏敏险些叫出声來。苏佳也是不解的看着杨平安。反倒是那些大臣宗亲。看向杨平安和大皇子的目光发生了变化。

他总不会自己戳穿自己吧。

郑太后凝视杨平安许久。缓缓道:“你确定。”

“确定。”

“唉。”郑太后叹口气。“李爱卿。你继续吧。哀家有些累了。你尽快验证福儿身份。哀家想回宫歇息了。”

李白目光复杂的看了眼杨平安。从新取來杨平安、杨福血样滴于器皿之中。然后从袖中取出一截细竹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