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计;(1 / 4)
顾莲心里十分明白。对于一个母亲来说.除非亲眼看到两个儿子在她面前互相残杀,否则肯定是难以相信、难以接受,更不允许别人这样去猜测其实就连自己都觉得,徐策即便要杀了兄弟自立,也应该不会挑在这种时候.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没准自己还会死在薛延平的刀下。因此不敢无凭无据说徐策有阴谋.而是缓和了一步。
“母后息怒。”先道了一句歉,然后道:“女儿不是说二哥有谋反之意.有加害兄弟之心。”话锋一转.“但是母后请想一想.这天下人都知道徐二郎足智多谋.徐家三郎英勇无双,又有多少人知道他许敬?两相对比.简直就是皓月与萤火之光”皇太后神色稍缓.但脸色还是十分不悦.“接着说。”
“许敬和当时过去旧都的将领.手里总共掌握的兵马.大概就是邓猛汇报的十万之数.这其中只怕还有很大的水份单凭这点人马.一时之间能够成什么大事?不过就是攻下一城一池罢了。”一声冷笑.“他许敬就算现在披了龙袍.那也不像个太子”
“当务之急.是咱们不能自乱阵脚以防中计”-本文晋江文学城顾莲越说越急.越说越是担心.“眼下两位兄长正在济南府和薛延平拼命.听到这个消息分心还罢了.万一……”心中是无限不安.“许敬毕竟是二哥从前的旧部.突然间说反就反了.三哥就一点都不猜忌吗?再甚者.有小人挑唆造谣又该怎么办?大敌当前之际.岂能自乱阵脚给他人可趁之机?”
“万一前线因此而让薛延平钻了空子.那才是自毁长城”
“女儿不是猜测二哥要谋反.而是担心…….许敬他们会借着二哥之名.扬言是二哥让他这么做的要是天下人都知道徐氏兄弟反目.两位兄长又当如何自处?”
“到时候只怕二哥说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是错”
“若是三哥一时疑心处置不当.叫二哥吃了苦头.只怕……”底下的话实在太过尖锐.顿了顿.才轻声说道:“只怕兄弟情分散尽、恩断义绝.二哥觉得自己受尽冤屈和误解.没有任何退路.到时候不反也会被逼着反了。”皇太后脸上的血色越发减少.慢慢的回过味儿来.用帕子掩了掩嘴.沉吟不语思考起来.——是啊.万一许敬打着二儿子的名义.又该怎么办?两兄弟万一别小人挑唆反目成仇.那岂不是慢慢抬眸看向顾莲.问道:“那你只把消息告诉老三.是什么意思?”顾莲清声道:“若是只有三哥知道消息.必定会细细观察、洞悉秋毫.而且能够最快的速度控制局面.那样的话…….二哥就没有谋反的条件了。”她抬头.“只要能够洗清二哥的嫌疑.便是受些小委屈.三哥肯定也不会薄待兄长.自然还是好兄弟.而不会被外人所蛊惑挑唆”还有一句话没说.万一徐策被许敬蛊惑的动了心.只要徐离先发制人.徐策无兵无权也只能把心按捺回去.避免了内乱之祸皇太后并非叶大太太那种鲁钝村妇.即便顾莲说的十分婉转.也一样听明白了。——这是要小儿子先控制住大局.控制住二儿子。只要二儿子没有条件谋反.那么不管部下如何生了异心.兄弟还是兄弟.——而不是两个人都手握兵权.谁动一动都叫人胆颤心惊一不小心就血光飞溅了。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如…….把其中一个关起来。如今…….小儿子才是皇帝皇太后看向顾莲.缓和了口气.“你还有什么说的都一起说出来.只要有道理.不管说什么.我都不埋怨你。”顾莲回道:“女儿还担心.这个消息只怕瞒不了几天了。”
“这个我知道。”皇太后皱着眉头.“幽州那边的消息.迟早是会传过来的.到时候只怕安阳…….也不得太平。”徐姝到底只是一个小姑娘.有些害怕.焦虑道:“眼下两位哥哥在济南府打仗.不说他们能不能□回来.便是能抽得出兵马调回安阳.这一来一回的.至少也是半个月以后了。”说着.声调有些哭腔.“母后.千万不要再重现当年……”
“姝儿别急。”顾莲上前递了帕子.劝她道:“你先听我说。”然后看向皇太后.“所以我的意思.最好是让邓猛放弃城池.节节败退……”
“你说什么?”
“我记得.邓猛手下大概有六万人。”顾莲从来没有做过如此大的决策.心情自然是十分紧张.只能极力镇定自己.“不管往后退到汜水关也好.崤山也罢.甚至是虎都、关蔺、兖州的任何一处.都不可能没有驻军。只要邓猛尽力保存实力.每到一处将驻军收于靡下.实力很快就会超过许敬然后.邓猛再找一个坚固的城池固守不出.许敬长途奔袭自然是奈何不得”打仗的事自己不太懂.但是眼下之际.稳定大局、争取时间是最要紧的.哪怕徐离再英勇无双.也要给他时间来准备筹划皇太后沉吟了一阵.喃喃道:“你是说…….让咱们以暂时放弃几处城池为牺牲.然后让邓猛于许敬对抗.尽力拖到二郎、三郎他们回来.然后再做决定”
“母后别急。”顾莲继续往下说道:“即便满打满算许敬有十万兵马.但是就这么点人.根本不可能分出来一部分守城.一部分再去打仗.肯定全部都是带在他身边的。所以即便城池一时间丢了.他许敬现在也吃不下去。”皇太后听着放心了些.点了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