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章 山阴侯驱兵报子仇(1 / 2)
此时潘又安为报杀兄之仇。怒火中烧。早已是红了眼的。张家三阎王乃井底之蛙。不识山高水低。心想刚才那两将被四哥一人杀了。如今三个对一个。而且眼前这个看似并不比先前那两人勇猛。岂有不胜之理。兄弟三人抖擞精神。舞刀弄枪。飞马直取潘又安。
潘又安指东打西。只一合便削了张天福的脑袋。张天禄躲得慢些。被剌中后心。张天豹见势不妙。回马要走。潘又安岂肯放过。驱马上前。轻轻一挥。勾链神枪便进了张天豹的肋间。再一用力。张天豹离鞍而起。足有三五尺高低。
张天豹悬在半空。大惊失色。变腔变调苦苦哀求道:“将军爷爷饶小子一命吧。我俩兄弟换你两将军。一命抵一命。就算咱们扯平了谁也不吃亏。行吧。”
潘又安怒道:“放你妈的狗臭屁。我堂堂朝中两员大将。岂能与你这等村野匹夫刁民恶徒相提并论。小子。脚底下放快点。找你两兄弟阴间相会去吧。”
说罢。潘又安奋神力轮圆了就势将张老四摔了出去足有丈八开外。张天豹大头朝下。落地之后头碰巨石。脑浆奔流。一命归西。
张家兄弟带來的乡丁、庄丁见状。纷纷弃刀扔枪。跪倒在地一大片。口中嚷嚷道:
“大将军啊。此事与我等无关呀。我们跟随他们无非是混碗饭吃。请将军饶了我们这些泛泛小辈吧。”
潘又安不依。骂道:“你们这伙狗贼。务农的不种田。经商的不开店。苍蝇逐血。恶狗赶屎。依附黑恶势力。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念你们本系乡民。家中也有老有小。且放过你们一回。各自回家奉公守法。再若聚众闹事。天理国法都是难容的。”
众兵丁磕头如捣蒜。齐齐道:“将军教诲如雷灌耳。小子们再也不敢出门闹事了。打死也不敢了。”
说罢。二百人的队伍发一声喊。作了鸟兽散。
其中有几个铁杆恶奴。沒命地狂奔到张家堡子而去。老张头听说八个儿子折了仨。顿时气同斗牛。咆哮连天。大吼道:
“反了反了。气死我了。來呀。抬出我的扳斧。扛出我的强弓硬箭。快快集合人马倾巢出动随本侯爷杀奔潘家洼。杀了那个狗太监替我三个儿子报仇血恨呀。”
薛碧青立在屋顶。放眼眺望。眼见潘又安眨眼之间便杀了张家那仨恶徒。不由手舞足蹈。仰天笑曰:
“潘郎盖世英雄。名不虚传。果真丈夫耳。”
老夫人在旁也道:“姑娘可是看清了。那穿白袍、骑白马、手执长枪的小将可是你家掌柜的。”
“不是潘郎还有谁人。”薛碧青两眼一眨不眨的盯着远处自豪的言道。
“老身看花了眼。还以为是常山赵子龙呢。”老夫人羡慕的赞说。
“常山赵子龙也不过如此罢。”说着话薛碧青想起了什么。突然吩咐道。“妈妈。快快烹肉温酒。我要亲自到阵前犒赏潘郎去呢。”
娘儿俩互相搀扶着下了梯子。薛碧青亲自下橱。做了几样可口饭菜。然后箪食壶浆。老夫人在前头带路。薛碧青就穿着了随身一套缟素衣裙。出了大门到了村前。
潘又安正在着人敛了齐林二将的尸身。将头和身子用绳子缝合到一起。暂时安放在关帝庙前的石阶上。草草设了两个灵位。并砍下张家三兄弟的头颅祭拜二将。潘又安倒头下拜。伏地放声大哭。口中念道:
“痛哉惜哉。虎落平阳遭犬欺。大将死在无名之下。两位哥哥一世英雄。却为小弟在这儿丢了性命。真真是痛杀我也。哥哥此去不远。小弟已经替二位兄长杀贼报仇了。请哥哥安心闭目。一路走好。”
此时正好薛碧青赶到。搀住潘又安。忙问:
“潘郎。所祭者何人。”
潘又安哽咽道:“是我的两位义兄。被贼人杀了。”
“莫非是午间带人前來称我作弟妹的两位将军。一位黑脸、一位黄脸……”
“正是二位哥哥。”
“啊呀。如此说來我也该拜拜两位大伯兄了。”
说罢。薛碧青将随身所带的酒食等一一供奉在临时设立的齐、林二位灵前。夫妇二人重新拜祭了两位兄长。
此时天色渐晚。潘又安命令士兵随地安营扎寨。吩咐不许骚扰百姓。违者严惩。
碧青要潘又安回家去住。潘又安道:
“青儿。你看士兵们都在野外露宿。我却回家安息。这成何道理。打了娃娃娘出來。张家父子必不肯就此罢休。一场恶战再所难免。青儿你且回去和妈妈给我们准备一些汤水來就足够了。”
潘又安又向薛碧青介绍了南桥和保保、横横等。大家均见了礼。碧青一步仨回头地和妈妈自去准备了。
不一时天色将晚。只见有无数的灯笼火把从处而來。紧接着便是呐喊声一片。张克孝和他的五个儿子各执兵器带队前來讨战。在村前那快宽畅处扎住阵角。老张骑在马上。挥舞手中板斧。高声大叫道:
“姓潘的狗太监听好了。你若是识时务的。快快自己捆绑了前來授死。本侯爷可以免你全村人的性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