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阴谋接踵(2 / 4)
是略点一点头,目不斜视而入。
小太监有些不服气的道:“这个邹将军也太狂了,不过是个新科武状元,居然敢对干爹不敬。”
夏忠只宽厚的笑笑:“习武的人难免如此。臭小子,别岔开话,你的好茶叶呢。”
“干爹这边请!”
邹淮一直走到殿外,才道:“微臣邹淮奉旨见驾。”
“进来。”
“是。”
邹淮不是躬身,而是抱拳,下意识的一个举动,带了些许的江湖气。
他是许家倒台之后,由兵部武举考试拔上来的武科状元,直接由皇帝恩旨,入了兵部学习了不过一个月,便升了兵部侍郎,同时握了京畿护卫之任。
这个人的出现,曾经在京城引起不小的议论。因为按照大周的兵制,若要领兵部员外郎以上的职务,至少要在边关历练两到三年,才能入兵部,可这位新课武状元几乎是在半年之内,就有了这样的提拔,实在是快的令人咋舌,而皇帝却是对他极其信任。
一并被提拔的,还有武举榜眼陆渊,探花翟耀,虽然不及邹淮,却也是近半年来朝中的红人。看来历,都是有根有基,家乡籍贯俱可查察,可是旁人看不到的,是他们的真实身份。
宇文祯目光里多了几分得色,急不可耐的问:“怎样!”
“皇上,水鬼失利,全没。”
邹淮并未带来他想要的好消息。短短的几个字,令宇文祯目光簌簌一跳,双手压在案上,一字一顿道:“可恶。”
深沉莫测的眸中,寒光迸溅。
这一次,重金遴选了一批杀手,精心布局,没想到还是让宇文恪破掉了。这个人,如今竟然羽翼丰满到了这个地步,如今,真可谓养虎为痈。
邹淮只是低了低头,并未做声。
宇文祯深吸了一口气,将怒意缓缓压下,片刻便恢复了平静:“吴王现在……”
“赴京途中。”
“带了多少人?”
“十几人的护卫。”
“才十几人?”宇文祯眯了眯眸,嘴角扯了一下:“恐怕不止如此。不过,不怕他来,就怕他不肯来。”
说完这句话,他便端起桌上的盖碗,啜了口茶汤,徐徐的暖雾里,他的眸色变得阴晴不定:“如此,按照之前的布置,立刻派人到城外,接江太妃入宫,安排好了人手,决不允许再有差池。”
“是。陛下。”
“还有,京城四门之内的人都安排好了,到时候,一只鸟都不许放出去。宫里事情一成,宫外城外一起动手。”
“是。”
“下去吧。”
邹淮一举一动都带着些不同于朝中人的利落,单膝一跪,道了声告退,便要退了出去,可是宇文祯却忽然叫住他:“若令你带兵应付裴兆,如何。”
邹淮目光垂了下来:“眼下,只有三成把握。”
宇文祯目光锐了一下:“下去。”
“是。”
宇文祯默默的盯着灯影,眸中仍是阴沉莫测。宇文恪和水溶,任何一个人倒下,无疑都是去了另一方的臂膀,是好事。
想到水溶,他不觉心中火苗乱窜。
自从到了北疆,这人是翻云覆雨,所有的手段都用到了极致,甚至,逼的自己不得不将许皇后的一族处理掉。
不过,这倒也是成功的令他将许家把握已久的兵权收了回来。虽说,令许多人心中气不平,现在看来,也已经压了下去,他一力提拔的几个人,已经掌控了京畿内外。
只要这一次,将宇文恪拿下,剩下一个水溶,也是独木难支,兴不起什么风浪。
邹淮现在的三成把握,到了那时候,应该会有五成以上。
而要拿下宇文恪,他手中最有力的一张牌,是那位江太妃。
同一个夜晚,木鱼声声不断,回荡在安静的寺院之中。
空寂的大殿之中,观世音仍手托净瓶,悲悯的俯身望着脚下阖眸虔诚诵经的妇人。
妇人一身缁衣,头发以一根素钗挽成极简单的发髻,两鬓微微打了几丝霜色。
可是岁月的留痕仍然无法泯去她周身的气度,她仍然是极其高贵的,纵然是卑微的跪着。
一篇经文诵完,她缓缓的睁开眼眸,静静的望着观音塑像。
这时,一个年纪亦相仿的妇人悄悄的推门进殿:“太妃,该歇息了。”
江妃淡笑一下,起身,稍微活动了一下双膝:“不觉就是这个时候了,人老了,多跪一时,便觉得浑身都酸痛。”一面扶了那妇人向殿外去。
这一夜,月色居然很好,修剪的恰好的葱茏树木在凉浸浸的月华中婆娑有声。
江妃望了望月,不禁叹道:“素青,今儿个十五了?”
“可不是。”素青,本姓宋,跟了江妃一辈子,在前朝的时候,便是皇宫里的侍女。
“再过三日,可就是太上皇的寿诞了。”江妃叹道。
“太妃,刚才听到点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