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血光乍现(1)(2 / 2)
是个说变脸就变脸,更兼之蛮横无理的人。他怒目瞪着无道,大义秉然道:“国士送粮而来,贫僧远道相迎,何有不敬之说?若国士非要治贫僧不敬之罪,这官司就算大到吕府尹处,贫僧也不怕失了道理。”
“吕文贤,一个五品文官,你竟用他来本国士,真是打错而特错!你今日一再冒犯本国士,就不怕本国士在你头上栽个通匪的罪名,先砍了你的脑袋再说。”
再猖狂也不能硬生生往出家人头上栽通匪的罪名,临安来人都说国士跋扈张狂,曾经挟持过出云公主,天下没有他不敢做的事,如今看来还真不是一般的跋扈张狂,这合适佬不好当,国士的屁股更难擦,看来我得尽早去南镇郡司活动活动,别功劳还没捞到,就被他拖累死了。
陈华文心里一跳,想着国士招自己一起前来很可能是当和事佬的,可不能看着国士光天化日之下对慧海禅师栽赃陷害,要是事情搞大了,他可要替国士承担大部分责任,于是急忙劝道:“国士,国士,您歇歇气,稍安勿躁,卑职与慧海禅师也是老熟人,知道他的性格,他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国士要借崀山地形掌控南安全局,以保南安之民,要临时征用寺院做行辕也是应该的事情……”
陈华文一边说,一边给慧海递眼色,要他先答应下来再慢慢商议,你一言,我一语,争取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千万别忤逆了声势正盛的无双国士,他可是连出云公主都敢挟持的猛人,得罪不起的。
“无双国士硬是要栽赃陷害,老衲也无话可说。作为佛祖虔诚的信徒,老衲容不得凶兵戾气沾染清净之地。”慧海硬着头皮,大义秉然的大声说道。他的声音很大、很洪亮,将远处的难民纷纷吸引过来,显然有鼓动信徒对抗无道率领的泰安左军士卒的意思。
“不会的,慧海禅师是德高望重的大师。南安城被破他不但收容了不少难民,还无偿超度亡灵,事后还施粥赈济难民,这样的大善人怎么会通匪呢?”
“就是,就是,这群官军肯定又是想敲诈地方勒索财物。”
“不会吧!国士在南城大发赈济粮,出手阔绰的很,广仁寺能压榨多少钱财,恐怕还不值得他这御赐国士栽赃陷害吧!”
……
一群远远围观的难民没有听到两人前面的对话,当听到慧海大声喊话后,不由得交头接耳,纷纷向无道与慧海靠过来。
“你当真不怕我以通匪罪将你斩首示众!”无道拔出冷月刀,金色的阳光照在雪亮的刀身上映出道道金光。他刀身一横便架在慧海的脖子前,嘴角带着一抹玩味的冷笑。
“慧海生为佛徒,死为佛鬼,为护寺而死,死得其所,我有何害怕……”慧海面无表情,昂首挺胸,还真有点大义秉然的神圣味道。只是慧海的硬气话还没说完,他的脖子与身躯就分离开来,其速之快,他甚至连丝毫疼痛都没有感觉到便看到了自己的后背。
陈华文大骇,他没想到无道杀性如此之烈,对于手无寸铁的方外之人居然说杀就杀,杀性之强几乎已到残暴的境地,他想呵斥无道的暴行,却怕无道将私设陆卡之事抖露出来,将他也拉来斩首示众,只得转过头不去看慧海那死不瞑目的表情,默然无语。
慧海身后的数十名僧人以及围观而来的难民看到慧海转眼间就被无道一刀砍下头颅,一时惊骇不已,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无道眼角余光扫了眼陈华文,一挥手:“现已查实,广仁寺僧人暗通伏龙山匪寇,证据确凿,十恶不赦。本将军率泰安左军擒拿通匪僧侣问罪,束手就擒者伏地埋首,胆敢抬头张望者以通匪罪论处,杀无赦!”
无道声音不大,却浑厚无比,传得极远,哪怕隔着十数丈距离,中间还有丈二高三尺厚的墙壁阻挡,寺院内的人也能清晰的听到。
“噗噗”一连串刀具割布的声音,一辆辆粮车内麻袋破碎,蹿出一名名身着铁甲的兵卒,对赶送粮车的和尚挥刀就砸,胆敢站立者或反抗者挥刀便砍,而停留在寺院后门的运粮士卒也纷纷拔刀乘着侧门大开冲杀进去。
陈华文看到刚才还和和气气的国士,突然变脸,杀人,命令士卒发起进攻,显然早有准备,计划周详,泰安左军将官都知道,就是隐瞒着他这个代城主。他心中多少有些被利用的感觉,但又不敢质问无道,只得问了一句:“和尚真的通匪,国士可有证据?”
无道随手扔了个纸团给陈华文,淡淡笑道:“现在只有这个,杀进去应该能找到更多证据。”
陈华文将纸团展开一看,纸团上的字迹确实像慧海的字迹,也确实是写给伏龙山匪寇的,只是纸团上没有慧海的署名,只凭一张纸就给慧海定罪,并当场斩杀慧海,这似乎也太孟浪了点。
随即听着无道的话,陈华文觉得天地好像都在旋转,眼前的景物都染上了一层黑色,看着两百余甲卒拔刀朝着手无寸铁的僧人杀去,他赶紧闭上双眼,心中暗自祈祷:希望真能在寺院中找到足够的证据。否则我的官运到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