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意料之外(2 / 2)

加入书签

刚才孩儿听了爹爹和苏大人的议论。如郡守所说,扬州浪人与贼寇竞相肆虐,那日孩儿险些命丧贼寇,足见扬州治安实乃不佳,这扬州为我淮南道治所,扬州有事势必影响爹爹的官誉,而陛下讨伐南诏,不说胜败如何,这场战事与爹爹又有何干?但若扬州有事,爹爹自问可脱得干系?孩儿以为,为应万全之策,非但右营不能调,还须从左营抽出健壮兵士,以充实右营之战力!”

此计狠毒,官报私仇,为了夺取心爱的女子,致情敌李游于险地,釜底抽薪!

张放不语,沉思良久,说道:“楚儿所言不错,只是,如此行事只怕会遭人诽议,有不忠于皇命之嫌。”

张楚听后,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立刻回到:“这左营征过南诏,熟知地形颇有经验,又有何非议?还有,孩儿似乎听说,牛角山上贼孽未尽,日本浪人祸乱商贾,扬州百姓人人告苦,爹爹大可以顺应民意立刻部署,从左营处调其精锐还其老弱,即刻遣右营剿贼!此等大快人心之事,有何人敢作他议?而待到朝廷发兵之日,我右营已在外应贼,急切中难以收回调派,敢问朝廷可治爹爹何罪?又何来不忠于皇命?爹爹,儿为爹爹计,还望爹爹三思。”

张放再次沉默,片刻后,他眉头一展,看着张楚,捋着胡须微微笑道:“楚儿啊,你这番见地很有远见啊!看来你也长大了,如今已深得官场之道了,呵呵,好啊!”

张楚见父亲已有了主意,放下心来,眉宇间露出一丝阴阴的笑意,心底恶毒的诅咒着:离忧啊离忧,南诏之行,我愿你有去无回、有死无生!

——————————————————————————————————

李游准备去北京的当天上午,郡守苏亘,带着一众官员军士来到营中。

与李游猜测的一样,郡守苏亘当着所有军士的面,承诺即日办理团练的抚恤和补充军备的事情。

团练营里顿时欢声雷动,军士们额手相庆感激官府悉心照顾,处处都是感恩戴德,直把苏亘那张老脸给夸红了。

可还有一件事情李游不曾料到,来的这些官员下达命令,从即刻起左营戒严,留下一队监军督促训练,任何人不得离营,违者军法处置。

并且,左右营调换部分兵士,遣飞骑右营出营剿贼作战。

由此,李游的这次北京之行,正式告吹。

——————————————————————————————————

这一年,天宝十三载春,历史的脚步沉重而缓慢,这时的李游还不知道,他即将迎来天宝年间最黑暗的时刻——再次南征南诏,史称天宝战争。(第二次)

这一年里,权臣杨国忠欺瞒玄宗肆意妄为,征集20万大军征伐南诏,其中大部分兵士民夫,并非就近从剑南道征调,而是从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征集。

由于先前与南诏几次较量,唐军死伤无数皆为大败,再加上南诏地处蛮荒,坏境恶劣,被征集的兵士、民夫纷纷逃避兵役、徭役。而杨国忠下令强制征兵,并在各处建立征兵所,处罚不从命令者。

一时间,唐朝各处日月无光人心惶惶,有诗人杜甫题诗为证: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