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十日破三州(上)(1 / 3)

加入书签

在银州城顿兵数日。刘盘兵发绥州。将绥州城团团围住。李秀元禀道:“末将愿进城说服武曹來降。”刘盘道:“李将军虽一片好意。刘某却不忍你犯险。想那城中不过几千残兵。城池又崩坏不修。不过一两天的工夫就拿下了。李将军此刻进城。多遭武曹毒手。”

李秀元道:“将军关爱之情。末将感激涕零。那武曹与我是结拜兄弟又是连襟亲戚。我去说他。他未必肯降。却也一定不会杀我。所谓围城三面。动摇将心。待末将传达了将军的好意。谅他的心里必然不会坚持。则我军攻城可省去许多周折也。”

刘盘大喜。遂遣李秀元入城。

武曹正在升帐议事。忽闻李秀元來劝降。勃然大怒。作色道:“这厮背主叛国还有脸來。來呀。拖下去斩了。“

旁边有副将乔原拦阻道:“李秀元是朝廷钦命大将。将军无旨诛杀。有悖国法。不如奏明朝廷再加诛戮。“

大将李彤冷笑道:“边帅有专杀之权。区区一个偏将。何必请示朝廷。“

武曹道:“李将军所言极是。”喝一声:“军中文书何在。即刻拟文上呈大帅判定。”

李秀元沒见到武曹就被押进死牢待斩。一时面如土色。想到自己弄巧成拙。几乎要丢了性命。真是又悔又恨。苦苦地挨到半夜。忽听牢房外有响动。把他吓得一惊。只见两个披着黑斗篷的汉子提着盏昏黄的灯笼走了进來。

在黑牢里关了一天。李秀元被灯笼光刺的睁不开眼。战战兢兢地问:“谁。”

來人答道:“是我。”

李秀元闻声大喜。來者正是武曹。他身边提灯笼的则是副将乔原。李秀元抓着木栅问道:“大哥。兄弟好心好意來见你。你为何面也不见就要杀我。”

武曹道:“你还有脸说我。你來见我。为何不去私宅却來我大营。”

李秀元懵懂不解。乔原道:“李将军误会大帅了。昨日顾申通派了监军李彤來营中。耳目众多。大将军不得不慎重啊。“

李秀元喜道:“这么说大哥并不想杀我。“

武曹道:“若要杀你。我还深夜來见你作甚。”

乔原叹道:“可恨顾申通嫉贤妒能。侵夺大帅兵权。眼看弟兄们就沒有活路了。大帅心意已决。要跟杨大帅联手。驱逐顾申通。为民除害。”

刘盘接到李秀元传來的密信。说武曹已决意反水。决意率所部追随刘盘驱逐顾申通。夺取夏绥镇。武曹开出的条件是驱逐顾申通后。授他夏绥镇节度副使兼任绥州刺史、防御使。所部不拆散。不外调。所得赋税不上缴。每年还要拨给军械粮草若干。他死后。刺史和防御使职位传于子孙。

刘盘笑道:“这武曹胃口倒是蛮大的。看起來像是真心归降的样子。于是回笔一一批答。所提条件尽皆答应。只求武曹來大营中一晤。

到了约定的日期。武曹果然來到刘盘军营。还献上一份见面礼:监军李彤的人头。以表自己不二之心。刘盘大喜。挽着武曹的手说:“你是个爽快人。我刘盘也是个直肠子。此次伐夏绥。我部兵力充足。兄无须费一兵一卒。只领军驻守绥州。警戒河东便可。事成后。依约兑现承诺。绝不食言。”

武曹道:“既然两家联手驱逐顾氏。弟怎能按兵不动。弟兵微将寡。打大城大邑。力不从心。打小城小镇绰绰有余。万请将军不弃。”

刘盘大喜。遂与武曹合兵一处。先劝降了成平堡守将李成。南北夹击绥德。贺墨池弃城逃去夏州。刘丰奉命与李秀元、武曹联军攻打夏绥。顾申通稍作抵抗。便弃城逃入邠宁。贺墨池向西窜入朔方境内。被肖恩清逐出。武曹自请提兵去追。贺墨池兵败。一家老小两百口被武曹斩杀一空。

刘盘大喜。犒赏武曹、李秀元如本部。问武曹道:“听说宁州重字关的顾神火是将军本家。将军可能说动他倒戈归顺。”

武曹道:“他是我的堂兄。我与他关系莫逆。若我去自然能说动他。只是。重字关距此四百里。中间隔着一座庆州城。纵然说服他归降。也……”

武曹还沒有说完。刘盘就笑着接过话头说:“庆州城虽城高壕深。重兵囤积。我若攻它也是顷刻可下。不过统军王艺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我便是拿下城池。也伤不了他的元气。等他与余澄合兵一处。凭借高墙深壕。与我对峙。于我就十分不利了。即便强攻下來。也不免损兵折将。将來阉党反攻。我压力太大。因而。若能攻取庆州前拿下重字关。等于遏制住了王艺南逃的咽喉。等我将他的三万军马一口吞下。看那余澄还有什么本钱。”

武曹道:“重字关的地形是北险南缓。防御北面之敌它是一道险关。防御南面实在是无险可守。我即便说服堂兄归顺。也断然坚守不长久。请大将军示下。我们该何时起事呢。”

刘盘道:“这个无妨。到时候我自然会派人通报于你。若立此功。将來你便是邠宁镇的大帅。”武曹惊道:“何德何能。末将……敢不用命。”

为了迷惑王艺。武曹谎称绥州失守。自己带着李秀元、乔原。领千余名残兵败将投奔庆州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