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露宿(1 / 2)
中午的午饭那是相当的惨淡,两个黑不溜秋的馍馍就算应付了事了,但是这些个劳工们还是风卷残云一般消灭了手中的食物,末了还不忘吮吮手指,连那些细小的碎沫子也不愿放过。那名昏倒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调整也已经缓过劲来,两兄弟午饭期间一直坐在崔飒身旁,不厌其烦地说着感谢的话,而从两人的嘴里,崔飒也大概知道了他们的一些基本情况。两人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前后相差只有一年,大的十四岁,小的十三岁,换到自己那个年代,还只是背着书包上学的年纪。至于名字,实在是偷懒地不能在偷懒了,大的叫朱大,小的叫朱二,父母祖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户,一辈子背顶烈日,面朝黄土,靠着微薄的收成勉强度日,但是在两年前的大征收中,原本就艰难的家庭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绝望的两口子居然选择了双双自尽,而之后,家里那些仅有的耕田也被人设计霸占,走投无路的两兄弟一夜之间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混进长安城后两兄弟四处漂泊,一直靠着一些粗重的体力活勉强度日,但是久而久之,尚未发育完全的身体被摧残地千疮百孔,像早上这样的昏厥,其实早已有过先例。
听到兄弟两说起两年前的大征收时,崔飒的脸上顿时浮上了一层阴霾,那不只是朱家两兄弟的噩梦,同时也是他的噩梦。强征军饷,害得无数家庭家破人亡,最后却因为突厥的内乱,大战不了了之,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让满朝上下欢欣鼓舞,却让那些含冤死去的平民百姓死不瞑目。
兄弟两一看崔飒面色不对,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很识趣地闭上了嘴巴,巴巴地啃着手里的馍馍。
下午的太阳更加猛烈,劲头丝毫不输夏日,但是好在有别于夏日的闷热,秋日的太阳虽然毒辣,但是时不时拂过的秋风总算是给人带来了些许凉意。上午休息了个饱的两兄弟,说什么都不愿意继续让崔飒包干他们的活,执拗的两孩子光着膀子愣是挨过了下午的劳作。晚餐依旧是两个馍馍,黑溜溜干巴巴的摸样,让人一看就没有多少胃口。但相比这个,还有一个问题让崔飒更加头疼——晚上睡哪。
“你们两个,晚上住哪?”
兄弟两惊讶地对望了一眼,哥哥朱大回道:“城南那块儿有个废弃的祠堂,我们很多人都住在那儿。崔大哥,你要去那里住吗?”
崔飒揉了揉朱大的头,笑道:“怎么,不欢迎我?还是要收钱?”
两兄弟急忙摇手道:“不是不是,崔大哥,我们只是怕你住不惯,那地方实在是很破。”
崔飒抛了抛手中的馍馍,又指了指自己被汗水浸透的衣裳,乐道:“你们看我像那种娇贵的人吗?带路吧。”
亲眼看到了那祠堂,崔飒才觉得,这两小孩实在是太朴实了,这哪能叫破?如果硬要叫破,那只能说它已经破出了境界。腐得乌漆墨黑的木头不说了,摇摇欲坠的门也不说了,但是最起码,你得有个顶吧?一眼望去,该塌的都塌地差不多了,却又不给你塌个干净,人在里面弄不好就会被掉下来的瓦片什么的砸个半身不遂。
祠堂里面乱七八糟地铺着一些枯黄的稻草,粗粗看去,里面已近坐着五六个人了。都是一身褴褛的打扮,每人身前都有一两个破碗,里面零散地放着几枚铜钱和别人废弃的食物,货真价实的乞丐。
兄弟两看了一眼眉头紧皱的崔飒,以为他是嫌弃这里的简陋,朱二有些不好意思道:“崔大哥,我就说这里很破的你住不惯。。。”
崔飒一愣,随即笑着拍了拍朱二的后脑勺,道:“没有的事,我们进去吧。”
兄弟两很明显是这里的常客,几名乞丐看到他们两都是一脸的漠然,显然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但是崔飒的出现,却让他们打起了精神,身为乞丐终日在街口摸爬滚打,自然练就了一双识人之眼,虽然崔飒的衣着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其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气度,绝对不像是住这种地方的人所该有的。想不通缘由,几人的眼中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几分敌意。
那朱家兄弟二人一看这情况,立马分头上去解释,费了好一番劲,才让这几人放下了戒备,蛋似乎也不愿意主动和崔飒有什么交集,只是几人围坐一团说起了悄悄话,时不时还比划比划对方碗里的铜板,似乎是在比较谁的收成最好。
搞定了那几个乞丐,两兄弟回头拉着崔飒进了祠堂,又帮他仔细地铺了些稻草,这才挠着头皮让崔飒坐下,两个半大孩子,看着他们青涩稚气的脸,再联想到他们的艰难身世,崔飒心中好一阵叹息。。。
都说古代的孩子早熟,但是早熟归早熟,两人毕竟还只是孩子,是孩子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两人对崔飒的家庭和身世经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面对兄弟两的追问,崔飒始终只是微笑着言左右而顾其他,几个回合下来,两兄弟自然也就心里亮了个七七八八,便不再打破沙锅问到底,转而主动说起了自己的事,从自己的童年,到自己的父母,再到兄弟两的颠沛离,说到后来,两人的情绪都有些激动,言语间断断续续的哽咽不绝于耳,但是悲伤归悲伤,两人都还是表现地很顽强,微微泛红的眼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