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情不寿 俟奈河(二)(1 / 2)

加入书签

“镇南军移兵去了西南边。。” 秦燕正在一旁与几位将领商讨事议。突然听得凌慕一声惊叹。众人听闻都不禁抬起了头。

此时。凌慕刚听完一名探子的回报。探子已退去。凌慕的眉头却皱得老紧。

秦燕稍想了想。放下手中图纸。淡然道。“是冲着宣义的董湫去的。”

身边众将领听完都是一片哗然。

凌慕被她这么一提点。回过神便问。“那莫善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却摇摇头。“遇敌而不战。这不是莫善的作为。”

凌息焕插嘴道。“燕公子的意思是。。静宣王已准备出手了。”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都是一颤。连凌慕也跟着有些紧张。

静宣王。那是才智谋略天下第一的静宣王。若与他为敌。真不知后果会是如何。

然而。从那漠然的面具之后。却是传來一声冷笑。“这是迟早的事。”

众人都听出她话中的鄙夷之意。仿佛是看不起他们。又如同一位老父唾弃儿子的懦弱。悲愤中加杂着无可奈何。

她面具之后的双目明亮生辉。是浩瀚夜空中的明亮星辰。无人敢与她对视。

“依燕公子所见。静宣王这是何意。”只有凌慕敢出口问她。

秦燕指着桌上的图纸道。“如今局势这般乱。南面有镇南军。北面有匈奴人。西南那边还有造了反的董湫。”

她的手指轻轻点在图纸上所示的南面、北面以及西面。“南面自有我们。北面皇上已派去安业王。只唯独这西南面的宣义。董湫那区区两万守城军自然成不了气候。听闻皇上只另派了三万兵力过去。与凌家军的十万大军比起來。宣义可就弱了许多。”

“静宣王不是莫善。行事果厉得过了头。如今两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但一经开战。旷日持久。即便是镇南军最终胜了。也必然捐失惨重。静宣王不是傻子。他的脑袋可比你我、比莫善都聪明许多。。他移兵西南去攻相对较弱的宣义。即是想到。等他们到时。董湫必已与皇上那三万镇压军拼了个你死我活。这时他们再坐收渔翁之利。更可一并绕途北上直取京城。这不仅可解了镇南军两难的处境。更是一箭两雕的好办法。”

她直起身。深吸一口气。“能观清眼前利益。弃小保大。知得近退。方是智者所为。”

众人听得有理。纷纷点头。静宣王之智果真名副其实。

凌息焕在一旁听了也觉有理。可立刻又问。“可如今我们要如何应对……要我说來不如乘势再攻下乾化城。”

凌慕却摆摆手。“万万不可。”

凌息焕不解。“为什么。”

秦燕已强先答道。“静宣王七岁师从玄千机。这个玄千机脾气向來古怪却是位难得的奇才。此人对奇门八卦多有研究。为先帝军师时。其所创千机阵法便是无人能破。如今。玄千机虽已先逝。却把毕生学艺武功传受于静宣王。只怕以静宣王之能。布阵的本事只会在他师傅之上。若我军硬是要闯。镇南军即便是不守。只要静宣王事先在乾化城外放上几块小石头。只等我军入阵。轻则徒劳无作。重则命送当场。”

静宣王从來只名身在外。鲜有人真见过他的本事。如今她如此一说。众人心眼真真地往上一提。纷纷看向主帅凌慕。想从他这边得个主意。

凌慕做事一向经得深思熟虑。此番也低下头去。似在思量对策。半晌他抬头。还是问秦燕。“凌慕愚钝。不知燕公子可有好的对策。” 众人复而又看向她。

秦燕轻轻一笑。仿佛等的就是他这一句话。她只道。“乾化城算不得什么。此次我们不动它。”

又问凌慕。“凌将军可知淮州郡守是谁。”

凌慕摸着胡子。想了一想。“应是朱自彦。”

“正是。。”她又道。“可将军知不知道朱自彦与那董湫颇有些交情。。”

她对着桌上图纸。先是指了指位处乾化身后的淮州。后又指了指西南面离淮州并不怎么远的宣义。

“你是说。。”凌慕大惊。

她直起身。缓缓道。“淮州早晚也要反。怕是就在这几日了。”

凌慕面上冷汗直冒。要知道淮州就在他们身后腹地。若是淮州也反了。他们岂不是要被夹在淮州与乾化的中间。这不叫他们近退两难吗。

秦燕见他人也意识到这点。便接着说。“所以。。这次我去淮州。”

凌慕点点头。却又摇摇头。“可若镇南军在此期间从后偷袭我们……”

她对他摆摆手。“如今镇南军一大半去了宣义。小半要留守乾化。只要我们留少许兵力虚张声势一下。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等办好淮州那边的事。再去宣义与静宣王一较高下。”

凌慕想想也觉得有理。又问。“那我们该如何做。”

“就允小凌将军三万兵力留守于此。五万兵力留予我与凌将军去往淮州。还有另二万……”

她笑了笑。“还有另二万。便让大凌将军带往宣义接应我们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