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饭桌上的丑事(1 / 4)
如晴恍然大悟。以方敬宣钻权眼里的性子。能与靖王世子同行。那是多么光荣的事儿呀。
“原來是这样呀。怪不得二姑娘那么兴奋。”玲珑拔动炭炉里的火。冷不丁冒了这么一句。如晴回想起如善平静却又满含坚定的眸子。一时莞尔。
申婆子却又低斥道:“怎么又多嘴多舌起來。这些话也是你能说出口的。”
玲珑吐了吐舌头。却又忍不住驳道:“我也不过在姑娘面前说说而已。又不会拿到外边说去。”
“你个死丫头片子。还敢顶嘴---”申婆子气极。正想上前撕她的嘴。被如晴拦下。“好了啦。申妈妈。消消气。玲珑什么都好。就是这张嘴呀----算了。我是个好主子。婢女的这点小毛病就由着她了。只要不涉及到原则性问題。就让她嚼他的舌根吧。只要不被外人听到就成。”玲珑立马附和着。“就是就是。我又沒拿到外边说去。只说给姑娘听而已。更何况。我这也不算乱嚼舌根呀。本來就是事实嘛。”
申婆子被她的歪理弄得哭笑不得。最后板着脸又训了她一顿。虽说给自己人听不碍事。但就怕隔墙有耳。以后还是得多注意自己的嘴。以免酿成大祸。
*
正午时分。一家人齐聚正厅用午膳。也不知老太太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次男女都分开各做。女眷在内厅里用膳。男人们却是在外边。方府虽书香门弟。到底沒有显贵之家那般讲究。内厅与外厅统共就隔了一座人高的黄花梨圆雕灵芝纹坐式屏风。各自说话声都能清晰听见。如晴默默地扒饭。听得外头方敬澜与知廉热情好客地劝酒劝饭。赵氏兄弟推波助澜。知礼知义应影的附和。而往常最爱高声阔气说话的李掠。这次却沉静了许多。说话也比往日文质彬彬了许多。
李氏不明就里。还对老太太及方敬宣道。“到底是京城里來的世子。越发文静气派了。”
老太太不响。方敬宣也只是微勾了唇算作附和。
沒有得到回应。李氏面色讪讪的。见如美时不时隔着屏风望着外头。不由一阵火气上涌。低喝:“此次去你姑姑家。可得听姑姑的话。不许再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來。明白吗。”然后又对方敬宣道:“所谓姨是亲娘姑是亲爹。姑奶奶是如美的亲姑姑。也相当于半个爹。我就把如美交给姑奶奶了。若有不听话的地方。尽管教训便是。”
方敬宣笑道:“嫂子说哪儿话呢。孩子们跟在我身边。我自是会好生看管的。嫂子莫要担心。”
李氏又叹了口气。“如美一直跟在我身边。府里锁事却是一大堆儿。那些下人沒一个消停的。管着官中大小事务。却疏于对这丫头的管教。纵得她沒大沒小。任性骄纵不服管教。我还真怕她到了你那。也由着自己的性子來。到时候姑奶奶可别顾忌着这顾忌着那。尽管责罚便是。”
如美见自己的娘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忍不住嘟了唇。反驳道:“娘。我是任性了些。可总比有些人表里不一两面三刀。装腔作势成天就只知道扮柔弱搏可怜來得强吧。”然后用眼斜睨着如善。目光瞟到她胸前那块七彩莲花并蒂玉石制成的锁片。双眼又忍不住喷火。
在坐诸人俱都是人精般的人物。哪会听不出如美暗指的对像。不由齐齐望了如善。
如善若无其事地吃她的饭。闻言反而笑吟吟地道:“三妹说得极是。这年头呀。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真的已不多了。话说。当今的荆武王和泽云候的下场。妹妹应该听说过吧。”
如善话一说出口。众人神色不一。
荆武王是大庆朝开国时的功勋之臣。后來太祖皇帝一统天下。大封功臣。荆之亮因功最盛。被封为头一位也是唯一的异姓王。史称荆武王。世袭天字一号王。而另一位功劳仅次于荆武王的常清则被封为泽云侯。世袭一等侯爵。但。上百年过去。早已无武王的世袭爵位。而一等侯的泽云侯府却一直传承至今。如今声威仍浓。追究其原因。莫过于荆武王太过耿直。说话呛人。以至于得罪了由高祖皇帝领衔的新一批文官集团。齐齐发难。口诛笔伐、掘地三尺搜集其罪证。可怜争战沙场百战百胜令敌军闻风丧胆的荆之亮。最终却因那张嘴。被这一批新生代文官给活活骂死。荆武王被定罪为骄奢淫逸、贪脏枉法、私设刑堂动用私刑、强抢民女---等三十六条罪状。最终被打入大理寺。由三司会审----扬闻荆武王这案。轰动一时。无论哪一条罪状只例一条都是脑袋掉的罪名。但因功劳显赫。皇帝也不可能把人家杀了。那会被称为兔死狗烹。很不仁义的。所以。仁义心慈的高祖皇帝。便留了荆武王的性命。只虢夺了武王世袭爵位。降为天字二号王。逐出京城地界。发配到边远的西南巴蜀地区。由蜀王管辖。
不知这荆武王是水土不服还是悲忿过度。在巴蜀地区呆了不到三年。便因病去逝。其长孙继任爵位(英荆武王的儿子们全都在战场上阵亡了。也有几个庶子。但大庆皇朝一向立嫡不立庶。这些庶子是不够格袭爵的。)可惜这位新上任武王爷。却是福薄之人。上任不足两年。便在一次狩猎过程中。坠马而亡。因膝下无子。这大庆朝开国以來唯一一位异姓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