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 劈拳(1 / 2)

加入书签

心意拳就是要一心一意地练拳,而且不仅在练功时如此,生活中行走坐卧、待人接物,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一思一静,都要“心意合一”,贯穿于生活的的全部,

这也可以说就是所谓的“生活禅”吧,

姬龙峰越是修炼得突飞猛进,就越是能体会到前人所创立的武功的精妙,就好像是能通过既有武功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诀,能够与前人达到对话、沟通、共鸣,

他想到在少林寺修炼时所接触到的白玉峰的武功,

被尊为上人的白玉峰是元朝人,本是山西太原人,他和觉远上人及李叟三人在少林寺共同把少林拳的招式增益到一百七十余手,

然后白玉峰上人又将这一百七十余手总结提炼为“五拳”,

他所创的少林五拳,一为龙拳,练精;二为虎拳,练力;三曰豹拳,练骨;四是鹤拳,练神;五为蛇拳,练气,这是少林拳的精义,

这是少林拳术的一次集大成的飞跃,“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并不是说天下的武功都是从少林演化出來的,而是形容少林功夫对南來北往的各种武功高手的功夫的融合,

虽然姬龙峰对少林拳十分熟悉,但还是有自己的理解,他隐隐觉得自己的心意拳体系和少林五拳有着一些联系,但又截然不同,至于怎么不同,他现在一下子还不能想明白,

他只能先是一点一点地体悟琢磨,从自己的大枪术中往拳理方面转化,

姬龙峰此时想到了大枪里的劈刺,比如一枪直挑对方的咽喉,对方就会本能地仰脖去躲,而其仰头躲的时候,身子自然也就会有些后仰,

而枪术里还包含着棍法,就在对方略微后仰的时候,大枪可以变棍,顺势向下劈打,不说枪大力沉,就是轻轻一劈,此时也能将那后仰的对手轻易打倒,

姬龙峰在想,这个交手过程能否都转化为拳招呢,

他此时手中无枪,空手比划着枪劲儿,同时全身运功作势,脚下步伐配合着手势的出击,一个发力,“腾”地一声,连他自己也被吓了一跳,

这是多么雄浑的一击呀,

姬龙峰暗自惊叹这个劈拳的威力,

他又将这个过程慢慢地做了一遍,着重心意,暂时不用全力,只是暗暗地含着劲儿轻柔地比划着,

也是一起一落,竟然和英雄式的起落一样,区别就在于英雄式有一个错手的动作,而这招却是一气呵成,

就是说,前刺或前击的拳并不收回,直接落下,不给对手喘息的时间,

姬龙峰将两个劲儿连贯起來一气呵成地又做了一遍,此时如果有人在一旁观看,根本不能看清他这一次出手中竟然暗含着两种劲儿,

招式的外在道理想明白了,他又从内里开始了琢磨,将之前所悟到的“心意相合”、“手足相合”、“膝与肘合”融入其中,凝神聚气,将内气和力量瞬间随着近身迈步和出手同时发出,

“多么好的一招呀,”姬龙峰再次感叹道,

他左右手交替地连续打着这一拳,反复起落,劲意滚滚,

前面的那一刺,也可以改为熊形的前击,后面的那一劈才是重点,就好像画龙点睛,那一劈就是落笔之处,

然后他又想把之前悟出的心意拳的螺旋劲儿加进去,在前出和下劈的拳劲中加上了左右拧裹的劲力,体现在外就是双拳连同小臂有了一个细微的螺旋运动,

此时,他想给这一招起了名字,

姬龙峰自言自语道:“根据它最主要的劲意,就叫劈拳吧,”

就这样,一招精妙的劈拳横空出世了,

姬龙峰到目前为止所创立的心意拳招式基本都是一招,不似其他拳派都是成套的拳法,姬龙峰练的时候,就是左右手配合着步**番劈出,

这样练习看似单调,却十分容易出功夫,正所谓“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又所谓“一招鲜,吃遍天”,都说的就是道理,

而且心意拳十分看重意念的练习,这也是取名心意拳的原因,

姬龙峰对心意拳拳法的用意诀窍是:“练时无人似有人,用时有人似无人,”

姬龙峰创出劈拳后,终日晨昏修炼不缀,愈练愈精,

劈拳练出了左右折叠、内外鼓荡的感觉,无论具体练法还是内在感觉,都有一种奇妙而不可言传的感觉,

神奇的武功,使姬龙峰感受到生命之短暂和每时每刻状态的美好和宝贵,他这种感觉,是那些练不到这个境界的人所无法完全体会的,

虽说武术原本是杀人拳,但姬龙峰现在想把武功的健身和养生的功能开发出來,扎扎实实、真真正正地体会武功与生命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随着他境界的不断升华,他对人对事的看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这些体验,当然不是姬龙峰在这短短几天里所全部悟出的,而是他长期以來修炼积累所导致的厚积薄发,

尤其是他对劈拳的修炼,那可真是沉迷其中,练得上瘾,终日里比划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