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反向(1 / 3)
“他们是帝国最精锐的军团之一。”
在他们抵达目的地时,天近正午。士兵们在隘口两侧布置陷阱时,蒙菲亚斯找到莫伦,罕见的提出了疑问。“您真的准备在这里伏击他们?”
“是啊。”莫伦诧异的看着这位老军人,平常他并不是会质疑命令的人啊?
“我从前和他们打过仗。”犹豫了一阵之后,蒙菲亚斯很吃力的开口了。
“那是我还年轻时候的事情。我父亲是个骑士,在和法利亚王国的第二次战争中断了腿。从那以后,就由我来代替他赶赴领主的征召。”
“当时帝国在前线输的很惨。结果那位领主带领我们赶到前线之后,就和法利亚人勾结,叛乱了过去。然后,和我们对阵的就是北方军团。”
“然后你们输的很惨。”莫伦说。
“是的,大人。”蒙菲亚斯摇了摇头。“我们的阵线只坚持了一个照面就崩溃了。”
“那支部队里都是戈萨卡人,他们骑着马、挥着大刀从四面八方冲过来。我队里的军官在第一时间被射死,然后大家就不知所措,乱作一团。”
“然后你作为俘虏加入了帝国军,然后为帝国军作战了三十年?”
“我本来就是帝国的人,逃到王国那边也没人会收留。大人,北方军团的骑兵是帝国上下最精锐的骑兵。他们不仅懂得使用长枪和剑,对袭扰战术和弓箭也相当了解。”
“那些戈萨卡人,是被欧利亚人击败之后逃过来的。骑兵的战术也是他们带过来的。他们不会和敌人硬拼,而总是留有余地。就算被击败,他们也能从容逃走,而一旦取得优势,他们便汹涌而上,常常能全歼敌人。”
“我知道了,那我就穿上那套铠甲。说到你觉得,他们能对抗山上的落石和利箭,还有地上的陷坑吗?”
“他们也不过是人。”蒙菲亚斯摊了摊手。“要是他们真的一头撞进伏击圈,那今天帝国的三大军团今天就要消失一个了。但北方军团的斥候…”
“他们应该是在全体急行军赶回来。福柯堡被攻陷,这个消息足以让那位指挥官抛下一切。”
“如果赶到了城边,那他们也许会倍加小心。但在这里,”莫伦指着周围的的山峰和陡峭的道路。“他们只会心急火燎的加速通过。”
“因为他们是骑兵。他们的优势在于速度。而我的假设是他们接到消息后会第一时间动身,日夜兼程赶回支援自己的大本营。趁我们立足未稳,迅速的击败我们,以保障贵族们性命和财产的安全。”
“所以,我才命刚刚经历了激战的士兵们再次急行军。为了防止敌人不能确认消息,我还专门派人送信给他们。”
送信给敌人?蒙菲亚斯噎了一下。
“信是以瑞德。库克帮我们写的。大军赶到这里的同时,信里描述了攻占福柯堡的详细情景和回援的请求。送信的那小伙子很机灵。按库克先生说的,达利亚。洛是个脾气火爆的人,在确认了自己的家园被一伙叛贼攻陷之后,他是绝对无法容忍这种奇耻大辱的。”
“然后,他就会调集全军,马不停蹄的向回赶。”蒙菲亚斯这样说着,向莫伦行了一礼,就回到自己的队伍中了。
而莫伦,看了一会儿旁边搬运石块和布置弩弓的士兵们之后,把目光转向远处残破的西奥迈恩关口。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它在斯拉里王朝的早期,北地还没有并入王国的时候,于福伊尔山脉中较宽的一条通道处被建立起来,用以防御当时森林中蛮族的入侵。
横断帝国的福伊尔山以南的平原,是帝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在那里,雨水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而和它仅仅一山之隔的北方,则寒风肆虐,土地贫瘠。
在过去,比中部平原疆域大三倍的北方,人口却只有中部平原的十分之一。就算是现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开垦和耕耘,许多地方的森林都已被征服的情况下,北方的人口也只有中部平原的一半。
与同样在冰天雪地中建立起来的福柯堡不同,尽管位置险要,但这座关口却在遭遇的上千次攻打中留下了数十次被攻陷的记录。
最近的一次,是卢兹尔一世未登基之前的事情。
那位大帝,派人伪装成贩卖女奴的商贩,趁着夜色拿下了这座关隘。而在他称帝之后,随即命人拆除了它。
在听到福柯堡被攻陷的消息后,那些人一定会后悔为什么没有保留这座关隘吧。莫伦笑了笑,俯下身,看面前的险道。
敌人会按时抵达吗?会放松警惕吗?莫伦自己心里也没底。
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战斗中,幸运一直眷顾着自己手下这支军队。
因为论起战斗力,自己手下的这些士兵实在不能称得上有多强。
在纽瓦尔河的伏击战中,以突袭的方式让敌人完全动摇的情况下,也只是击垮而未能全歼对手。在瑙洛城外的夜袭中,战果更是远远低于自己的估计。
最侥幸的一次,是和那些重骑兵作战的时刻。那些敌人竟然真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