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调整部署(1 / 2)

加入书签

张瑜当即下令中军击鼓,郭彧、刘晋、秦风等主要成员迅速到位。张瑜沉声说道:“诸位,今日召集前来,是有事相告,张俊所部已承圣旨调拨童贯手下,此时我河西、河套之地已成战略真空状态,对此诸位有何建议?”

秦风听后第一个出列说道:“将军,我秦风愿意领兵前往,一定要把张俊追回来。”

刘晋:“不可,秦将军手中的四万精骑乃我军之根本,绝不可轻举妄动,事已至此,臣建议,调京兆一万步军北上,驻守河西之地。”

张瑜:“河西高原,步兵尚且可以应付,可河套之地,无骑兵驻守,恐怕难以应付。这样,隋坚熟悉西夏旧地及河西之情况,令他率领两万蜀中元戎弓弩兵进驻京兆府,之后从秦风所部抽出一万精骑,配合城中一万步兵北上,掌控河西时局,至于利州防务嘛。”张瑜用眼光扫视了几位将军说道:“韩召,你去接替隋坚的位子,镇守利州。”

韩召听后出列说道:“将军,我多年来一直负责粮草物资等事务,如今独当一面,恐难胜任吧。”

张瑜:“韩将军,你完全可以胜任,相信自己,再者蜀中近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事,而作为关中外的另一补给基地,你去最合适。”

韩召:“既然如此,末将遵命。”

张瑜:“诸位,当下时局动荡,北方金国势力日益庞大,西面西夏旧族、吐蕃之师蠢蠢欲动,我等该更加恪尽职守,保境安民。”

郭彧等人:“谨遵将令。”

张瑜:“你们下去吧,郭彧、刘晋、秦风留下。”

待众人散去之后,张瑜说道:“今日之事,全怪我识人不熟,让诸位苦心经营的三万铁骑付之流水。”

郭彧:“将军,此时从另一方面来看,此事虽然令将军损失巨大,然却非我等紧要之时,试想,如处我等生死攸关之际,张俊反水,我等就连翻身的余地也没有了,还好我军主力尚在,元气未有大的损伤,张俊之事,还不足以影响大局。”

刘晋:“军师所说即是,不过童贯得张俊之力,加上原有兵力,相信平定晋州叛乱只是时间问题,届时他腾出手来,是否会对我军不利呢?”

郭彧:“此言正是我担心之事,我以为童贯大军本是直奔咱们而来,可金、辽如此变故,打乱了蔡京童贯等人的计划,而一旦叛乱平定,而北方金国修养生息之时,难保童贯不会借得胜之兵,迫将军就范。不过我等也不能坐视张俊如此顺利地将军队带走。”

张瑜问道:“军师有何建议?”

郭彧:“将军,张俊麾下三万铁骑虽多为西夏旧民,其中一部分确实怀揣对将军的不满甚至嫉恨,但在下相信,其中也有许多抱有对大人开仓赈粮,抚恤牧民,一视同仁的感激之情,我建议在西夏旧民入伍的官军中,择有家室或深感将军恩泽之人,打入张俊军中,散播消息,对其等叛逃不究反赏,分化其军,也许会收到效果。”

张瑜端坐不语,少许进而说道:“此事就照军师之意办吧。”

张瑜接着说道:“而另一方面,为今我等之处境却是让人进退维谷,而如今也只能蛰伏以待机会。还有,郭彧,对于之前南征,你曾提及的蜀中双杰诸葛明与庞飞可有消息?是否能揽至帐下?”

郭彧:“音信皆无,此等高人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也派人多方寻找,毫无头绪。”

张瑜点点头:“看来机缘未到,秦风,今日有件事情需要你尽快去办。”

秦风抱拳说道:“听候将军吩咐。”

张瑜示意秦风坐下说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金国将是我大宋最大的敌人,而其军力、战力、战法如何,目前我等还不得而知,不过我等曾与辽军交手,其并非不堪一击,然辽军在金兵面前却是不堪一击,一溃千里,可见金军之强悍,为防患于未然,你要挑选精干之人,最好混入金军,调查情况,为他日一战做准备。”

秦风说道:“我立刻执行此事。”

说起金国摧枯拉朽般荡涤大辽,虽然一方面因为辽国自身政治的腐败,另一方面也的确因为金统治阶层的励精图治和金军战力的强悍,如果交手,张瑜实不知胜败几何。

张瑜在京兆府长安城中安安稳稳地度过了一年,各级官员可敬职守,农工商贸皆平稳增长,关中大地得到了难得的修养之机。

而在山西、山东、两湖等处,却是战火漫天。1124年冬,自封晋王的刘云飞在童贯大军的重重围困下,都城临汾终告破,刘云飞及属下将佐全部被杀,就连和其有少许牵连的城中百姓五千余口,也被斩首,尸首尽皆抛于汾河河岸,一时乌鸦满天,哀殍遍地,而童贯只以一句:“斩草除根”奏禀此事,徽宗也不顾此举是否有违天道而任之。至此,山西道之乱被镇压,而在镇压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张俊被童贯大力提拔,所部编入禁军,随童贯班师回朝。

由于张俊平乱之时,被童贯委以重任,或可以说脏活累活都是张俊一人,以至于其属下伤亡惨重,加上郭彧派出的细作多方煽动,除了五千余人伤亡,大部分部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