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当北京遇上柏林 终(1 / 8)
Ps.本章是这本小说第一个故事的完结,一方面,感谢大家看我讲完一个与东亚有关的故事,另一方面,感谢更新以来,不停打赏我的书友们,恕我不再一一列举书友的名字了。无以为报,只能一口气奉上一个万字以上的大章节。
德国政府早早的就宣布,德国皇室要代表西方世界向大清道歉,为两次英清战争(鸦片战争)和鸦片贸易中,对清国民众们造成的伤害而道歉。
即使乔伊通过阿伦斯巴赫研究所,在英法开展了不懈的舆论战,但仍有大量的西方人士认为,德国皇室与政府的这番言论,不过是一个伪君子的虚情假意。
如果说英国人和法国人是用枪炮压榨可怜的清国,那么德国人就是用花言巧语去欺骗可怜的清国人。
就如同犹太人欺骗欧洲人一样,谁让德国有欧洲最多的犹太人,当然,这种论调是来自欧洲反犹最激烈的法国,而英国人的观点则是,德国并没有实力去远征清国,所以选择用言语去欺骗清国,不过是实力所然。
在法国政坛和舆论界,甚至流传着一个有鼻子有眼的消息,德国正在图谋敲诈清国人,而且还是跟欧洲最丑陋,最没有信义的俄国人一起,来敲诈可怜的清国人。
当然,这种没根据的谎言,在参加清俄谈判的曾纪泽大人眼里,不过是法国人妒忌清国与德国关系的一种表现,而且是泛着酸味的。
以曾大人遒劲的笔力,自然是在法国人的报纸上,像骂孙子一样驾轻就熟的,再次痛斥法国人一番。
英国舰队街的媒体们的标题,则更加耸人听闻,德国正在密谋清国的山东、北直隶与山西,妄图将上述地区变成德国的势力范围。
甚至刊发了来自英国政府内部消息人士的话,在清国扬子江流域,德国人正在争夺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
一时间,英国民众舆情滔滔,当了近200年的老大,英国民众与政府一样,对挑战大英帝国权威的行为都异常的敏感。
面对英国舆论界煽起来的这股民意,着实吓了迪斯雷利首相的保守党政府一跳,连忙拉来德国外交部,共同发表了一个德国尊重英国势力范围的外交声明,才算安抚了英国的民意,没让保守党可怜的民众支持率掉的更低。
而这个插曲,也让乔伊见识到了,一个超级大国对待任何潜在挑战者的警惕之心,那怕挑战是来自他们爱戴的女皇陛下的故乡,德国人。
一头王者之狮正当盛年,但鹰已经悄悄的飞在天上,学习着如何俯视大地。
不管德国人怎么辩解,在欧洲主流媒体口中,德国人就是在用花言巧语去欺骗清国,想要割地与赔款,其手段比用大炮踹开清国大门的英法两国,更加的无耻。
当然,法国媒体要更加的激烈,直接用上的不要脸的德国人标题。不过这次法国的时政漫画很明智,不再选用德国皇帝的形象,而是创造性的用了一个叫汉斯的人物。
顺便在漫画的后面,加上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免责声明。
坦率的说,这次法国媒体抨击德国的言语,很是直击要害。
“德国人借着英法踹开清国大门的机会与清国人做生意,非但不感激英法两国,反而为了扩大生意,将英法传播文明的行为污蔑为对清国的伤害,对清国屈膝献媚,毫无尊严可言,这是在整个欧洲的耻辱,是欧洲皇室里的败类。”
让很多奔向柏林的拥皇派们,又慢慢停下了脚步,那群该死的共和法国人,似乎说的有点道理....
将德国人描绘成这个时代的欧洲败类,欧奸之后,法国媒体信誓旦旦的向广大的读者们保证,德国一定会向清国勒索赔款和土地。
德国外交部面对这种情况,干脆懒得发表针对性声明,只是用“法国人,注意你们的言辞!”一句话,打发了事。潜台词就是,英国人我还要解释下,跟你法国人我浪费什么口水。
赤裸裸的蔑视呀!共和的法国,打仗不一定最棒,但是舆论批评这件事上,没有谁比他们骂的更好,喷死你们这些德国人,当然是很注意言辞的喷。
法国舆论戏剧性的变成,右翼喷左翼,左翼喷德国,而德国不想看的怪圈。
其实,不是德国皇室、政府不想解释,关键欧洲人自幼接受的教育,就是人性本恶,更何况霍亨索伦家和俾斯麦的名声,一个在历史上好战成性,以侵略和吞并为乐的普鲁士家族,一个是欧洲有名的趁火打劫的强盗宰相。
这种组合下的德国,有何的正义、善良和道德可言?
欧洲大部分媒体,对待德国新型外交关系的态度,就是,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在清德两国政府共同宣布,将在1879年8月18日正式签约时,以法国为首的欧洲舆论界,都在等待这一刻,德国人自证,勒索清国土地与财富,获得不道德收入和土地的时刻!
“这一刻,我就不信了,打不过你,还喷不死你!”欧洲全体自诩正义的人士们,高喊道。
1879年8月18日,在大清光绪帝与德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