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太平岛(1 / 3)

加入书签

27日早晨林南洋一行再次回到林长富岛时,林长富岛基地经过二天的紧张施工,机场的45米宽跑道基础场地平整完成了400多米,基底碾压完成150多米,工人生活区和临时码头也进一步得到完善,水道施工全部完成,港池的开挖清理也完成了近四分之一。目前,临时码头可以正常停靠吃水深度6米以内的船只,5000吨杂货船空载吃水深度为2。74米,满载吃水深度为5。56米,5000吨杂货船可以直接停靠。

船队刚靠码头,郑拂、林晓就领着工人赶了过来,有林晓指挥工人卸船,林南洋不想过多干预,只简单交接了一下,便指挥郑拂、郑风、林清三兄弟驾着杂货船离开了码头。没办法,做戏忽悠人也得做全套的,说了两天两夜的行程,杂货船就得在海上转悠到后天傍晚。不过这次不是瞎转悠,经大家讨论决定,利用这个一天半的时间到附近的岛屿去看看,以确定此时空的具体时间。探险计划的路线是从林长富岛至西月岛,然后到太平岛,再经南钥岛、中业岛回到林长富岛。

根据资料记载,西月岛位于林长富岛东南约44海里,是南沙的第三大岛,是干出礁台上的灰沙岛,台礁礁盘长约4—5公里,宽约2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灰沙岛长约720米,宽约440米,面积约0。18平方公里。杂货船以11节的速度航行,正午时分就到达了西月岛,停泊在西月岛的北端礁脉上。

原时空菲律宾人在1963年就登上西月岛,郑拂担心本时空是1963年至1971年间的某个时段,岛上有菲律宾的驻军,所以没有急着登岛,而是站在船头利用望远镜对西月岛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岛上只有稀疏的灌木和一些椰子树,没有明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重点观察的原时空卫星图上标定的菲律宾驻军位置也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郑拂三兄弟才带着郑拂搞飞机迫降时带来的5。8毫米92式手枪,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救生艇登上了西月岛。

三兄弟大用了约40多分钟的时间走遍了全岛,实地考察过程中没有发现近期有人居住的迹象,只发现几间很久以前就废弃的建筑残骸,三兄弟一番研究后,判断是二战时小日本留下的遗迹。

虽然三兄弟的资料没有记载菲律宾非法占领西月岛的具体的月和日,但现在岛上无人,由此可判断本时空肯定是在1964年前。结合林长富岛上的革命标语,那么本时空应该是1950年至1964年间的某个时间点。此次考察使兄弟三人对时空日期的判断由1971年缩短到了1964年,减少了7年的误差,成果显著,兄弟三人的很是喜悦,离开时按惯例在一棵椰子树上刻下了‘林南洋岛’四个大字,从此西月岛更名为:林南洋岛。

下午点半,杂货船从林南洋岛出发,驶向西南方向的太平岛,途经火艾礁时,命其名为:林南洋礁。

林南洋岛至太平岛约59海里,杂货船到达太平岛已是晚7点半时分,此时太阳已经西下,天色微暗,杂货船按原计划停泊在太平岛的西南约1公里处。象在西月岛一样,郑拂先是用望远镜察看太平岛上的情况,通过观察发现岛上有几点灯光,说明岛上有人居住。于是留下林清照看船只和甲板下的工人,林南洋与郑拂、林风兄弟二人放下一只救生小艇,挂上马达向太平岛驶去。

根据掌握的资料,太平岛是南沙群岛的第一大岛,面积约0。43平方公里,因1946年国民党太平舰接收些岛可得名,自1946年起就有台湾国民党军南沙守备部队驻守,因国民党败退台湾,国民党军一度撤出太平岛。进入五十年代,西贡和菲律宾等南沙群岛周边小国纷纷对南沙群岛提出领土要求,于是国民党军1956年重返太平岛。

根据卫星图片显示,太平岛西南礁盘有一条人工开拓的200米长的航道,可以直达岛上唯一的简易码头,林南洋父子三人选择了此处登陆太平岛。

也许是能见度不高,岛上的人好像没有发现他们,直到林南洋父子三人上了码头也没有一点动静,此时,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于是林南洋父子三人打着手电向有灯光的地方走去。

走了大概四十来米左右,父子三人周边的灌木丛中突然冒出几道手电筒光柱,照在林南洋父子三人的脸上,同时传来一声吼:“不许动!举起手来!”

林南洋父子三人事先判断岛上的驻军是台湾驻军,同是中国人,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但还是吓得直打哆嗦,手电不由自主地掉到了地上,原来设想好的应答词一句也说不出来,只乖乖地举起了手等着处置。

林南洋父子三人经搜身后,被带到一个房间内,房间的正中摆着一张长桌,长桌后坐着二个人,看服装应该是国军军官,其中一个军官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来到太平岛?”

军官大概猜测到林南洋父子三人是华人,所以说的是客家话,语气也平和,不像有害的样子,这让林南洋父子三人忐忑的心平静了不少,于是林南洋也用客家话道:“您能不能先告诉我现在是什么时间?”

军官没想到林南洋会这样问,先愣了一下,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