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吴起岛一(2 / 2)

加入书签

号喊话。

“他们说的是客家话!”小船上的三个人应该是父子,站在船头的四五十岁左右,两个划船的十七八岁的模样,庄清华听出父亲说的是中国南方沿海的言,但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内容,一边的队员叶鹏告诉他是客家话,并把话的意思告诉了他。

“请他们上来聊聊吧!”庄清华事先从郑风那里知道岛上的居民80%是华人,所以很想找个本地华人谈谈,没有想到当地华人自己送上门业,到省了他不少事。

见叶鹏一口客家话,南洋钓7号上的人也都是华人的模样,小船上的父子接到邀请后,没有犹豫就上了南洋钓7号。

父子三人上了船,父亲脸上露出喜气,问道:“客人从那里来?”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特殊群体,客家先民为避战乱,从中原举族南迁,到达今广东、福建、江西等地与南方百越群体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形成了南方一支稳定而又独具特色的民系,然后从南方沿海向全世界扩散。

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客家人有‘东方犹太人’之称,为争美好生活行走天下,移民世界,是汉民族中最有进取心的族群。

‘上家来人下家客’,客家人好客,有上家人到下家来,就会被当作客人一样对待。可客家话就是他们的族群识别符号,一听说的是客家话,马上就亲热起来,按客人对待。

叶鹏笑着回答道:“我们从泗水来!‘老拨’在岛上住啊?”

船上的12个印度尼西亚难民都是客家人,见岛上当地人是客家人,都兴冲冲地围上来打招呼,然后把父子三人请进船舱聊了起来。

不一会叶鹏就来向庄清华报告了情况:本地有五个村庄,我们见到的小渔村是一个小港,居民大多都姓张,华人就叫这里张港,三父子就姓张,父亲叫张永义,二个儿子分别叫张安东、张安西;张港的北面3里左右有一个村村前有三口水塘,所以那个村本地华人叫‘三塘’;张港西面三里有一人村庄叫‘三里’,因离张港三里而得名;张港南面5里海边还有一个小渔村叫邓港;张港西南面6里左右还有一个村子叫班达,大概是一个土人的村名,但居民都是华人。

本地的人口在1700人左右,华人占90%强,大多都以渔业和农业为生,小部分人像这三父子一样做些小生意,用当地人的特产和过往的船只交换些物品,然后用换得的物品与当地人交换本地特产,从中得到差价。

穿越一家从原时空的卫星图中的城镇布局分析,作为原时空纳土纳县的所在地,14号区域本时空不管叫不叫‘拉乃’,也应该有居民集中居住,所以14号区域不是计划中的移民点,只作为考察了解区域,考察的目的就是摸清岛上的居民情况。

有了张氏三父子的上门服务,庄清华很快就了解到了本地情况,考察队也就没有必要在14号区域多作停留,只和张永义父子换了一些水果,就继续向北寻找13号地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