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吴仲华出场(2 / 3)

加入书签

一。”既然要与罗?罗合作,咬死不承认血统传承没有任何的益处,所以李文正避开这个矛盾,把事情简单化。

也是受中方神秘国度不一样风情吸引,胡克对中国有一种别样的情结,1935年胡克从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就曾申请竞聘天津北洋工学院航空学教授一职,并能过了中国驻英公使的面试和英国外交部的审查,只因日本侵华才没有行程,这个遗憾就此在他心里形成一个印记,让他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有一种天生的好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时空的胡克才经罗马尼亚副总理波德纳拉希的介绍,于1972年成功访问中国,并促成了中英MK202的买卖。

也正是因为内心深处的中国情结,作为罗罗工程部负责人的胡克才会主动来到中国的南沙群岛察看中国人的航空成果。踏上南沙后,他先是被南洋JH-1所震撼,现在又为这个南洋1型涡扇而纠结,在胡克看来,南洋WS-1涡扇必定是脱胎于罗?罗系涡扇,但又有了诸多的巧妙改进和发展,是一件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优秀作品。

“不得不说,南洋WS-1涡扇是一款优秀的军用涡扇,我想!这款涡扇已经达到了罗罗公司目前的研发水准,这正是我们想要的一款涡扇发动机!”面对李文正的询问,胡克不得不点头认同。

李文正心里暗暗嘀咕:南洋WS-1的原型MK202这就是罗?罗公司明年开始设计的涡扇,当然是目前罗?罗公司的水准。

“谢谢胡克先生的坦诚!”李文正向胡克笑了笑,然后指着身边的一个中年人介绍道:“这是我们南洋航空研究中心的叶轮机专家、《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的创立者吴仲华先生,想必胡克先生就该有所耳闻。”

吴仲华1917年7月27日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其妻子李敏华则于1948年成为麻省理工航空系第一位女性工程博士,两人先后应聘到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为美国宇航局NASA前身)刘易斯喷气推进中心任研究科学家,其创立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促进了叶轮机械的蓬勃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国际燃气轮机学术大会评论道:在五十年代初期,国际叶轮机械界发生了两件大事:计算机的发明和叶轮机械吴氏通用理论的创立。

1954年8月1日吴仲华一家以赴欧洲旅游为名,取道英国、瑞士、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前苏联,绕过了大半个地球回到祖国。原时空吴促华夫妇在政治运动中多次受冲击,1958年全国兴起‘插红旗,拔白旗运动,吴仲华获‘清华两面大白旗之一’殊荣,文革中又得‘学术权威’称号,受到不少批判,专业研究停顿过一段时间,虽然吴仲华和妻子李敏华都成为了科学院院士,但学术上一直没有什么建树,这不知是吴仲华的悲哀,这是中华的悲哀。

不过本时空吴仲华、李敏华夫妇都被穿越一家指名要到了南洋航空研究中心,命运应该会有一个转变。

“啊!吴先生好!没有想到能在这里见到您,荣幸之至。”叶轮机的相关研究者都是靠《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吃饭的,罗?罗公司的发动机也应用了吴仲华的理论,胡克那能不知道吴仲华的大名,听了李文正的介绍先是一惊,然后恭恭敬敬向吴仲华问候致意。

吴仲华淡然回应:“胡克先生客气!能见到胡克先生也是吴某的荣幸!”

原时空大陆与罗罗公司的合作成功,就有吴仲华的功劳,所以李文正把这位大神推到前台,以求突破。

当然,李文正还请来几位专家作陪衬,趁此时机也介绍给罗?罗代表,以壮声威:“这位是南洋航空研究中心的航空专家、美国威司康辛大学硕士、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吴承康先生;这位是南洋航空研究中心的航空专家、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博士吴文先生……”

李文正连续给胡克介绍了几位在大陆名气不显、有欧美博士学位的专家,这一手还真管用。几位黄面孔的博士一亮相,再想起刚才见过的飞机在发动机,罗?罗公司的代表的神情明显为之一变。

这一变化是认同南洋航空研究中心的信号,李文正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喜盈盈地把罗罗公司代表请到了航空研究中心的会议室。

会议室早就做足了准备,罗?罗公司的代表入座后,马上就看到了几册印刷精美的英文资料,分别是:F-4改装南洋WS-1的策划方案;A-7攻击机概念性设计;A-7配套涡扇发动机——原时空美国艾利逊公司与罗?罗合作的TF41、本时空南洋WS-2涡扇发动机的概念性设计;本时空命名为J-1飞机的原时空‘枭龙’的概念性设计;J-1飞机的配套涡扇发动机——WS-2的加力型WS-3涡扇发动机的概念性方案。

大家简单寒暄后,李文正就与演示文稿的形式向罗罗公司代表介绍了南洋航空研究中心和研究中心的三个计划。

李文正的介绍时间比较长,中间中断了一段时间,大家吃了一个鸡肉汉堡充当午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