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聪慧的戴斯德(1 / 3)

加入书签

戴斯德1915年9月生人,1938年就加入香港政府,参加过二战,战后历任新界民政署长、市政局主席兼市政事务署长和屋宇建设委员会主席,现在又贵为辅政司,可谓见识广泛,人生阅历丰富,识人无数,见过能忽悠的人也不少,但被人这样忽悠还是第一次,被人忽悠得找不到北、几乎失去自我更是前所未有的事,恐怕其以后的人生也不会现再有。

郑风组织的这次大忽悠借鉴了后世大陆政府高科区、开发区的推介策略,以繁花似锦的规划开路,以美好的愿景为钓饵,通过各种图文并茂的彩色图片呈现出来未来的希望,又以能随身带走的同样图文并茂的册页传播出去。

当然,郑风的忽悠与原时空‘官倒们’的忽悠大不相同,‘官倒们’是用廉价的土地、丰厚了让利以及免税、减税政策来钓项目,而郑风的穿越者优势让他手头上有了实实在在超越本时代的先进产业,郑风是以手中的先进项目为饵来钓香港的土地开发权。

李平山、杨兰夫妇介绍完将军澳工业城规划已经近十二点半了,大家在平台上用完自助餐,郑风给大家安排了一段小息的时间。

郑风把大家带到一个帐篷里,帐篷里开着空调,温度适宜,四周摆满了各种电器,有各种型号的冰箱、冰柜、洗衣机、微波炉、柜式空调、挂式空调、电热水器、抽油烟机、吸尘器、电饭煲、电热壶、空气清新机等白色家电和小家电的展示,也有大小不一的收音机、收录机、音响、音像机、摄像机、电视机等黑色家电展品,还有一些办公电子产品和石英钟、计算器、电子表等小玩意。

整个大帐篷里有些像原时空的家电卖场,只是帐篷的正中央摆了一些可供休息的椅子,郑风领着众人参观了一圈黑白家电,并做了一些示范,虽然有一些产品在家乐福里已经能买到,但又有不少新的东西,产品的型号也有一部分不同,特别是电视的屏幕比大家看到过的大不相同,听郑风说这些电视是彩色的,大家就更有一种新奇感了。

引导大家坐下后,郑风并没有放过大家的听觉和视觉,大灯熄灭,只留下几点弱弱的灯光,郑风拿出了一盒录像带,这盒录像带里转录了一个视频,这个视频是穿越一家第三代的共同成果,为了这段视频,四兄弟在原时空收集了大量的黑白家电产业厂区和生产线运行的视频,又在南沙拍摄了一些串联的情节,然后通过电脑剪接成一段完整的视频,视频里的话外音还是三少的本声。

郑风打开录像机和电视机、投影机的电源,检查了一下之间的连接,然后把录像带放进了录像机的机匣里,按播放键,前方大大小的电视和正中间的投影银幕都同时出现了同样的画面。

“哇!是彩色的图像!”

“天啊!这么大的彩色电视机!我得买一台!”

“这电视机的屏幕不一样,是平的!”

“这是音响里传出的声音吗?这声音真逼真!”

“这个小电影怎么能放出电视机一样的画面!”

“这画面是录像机放出来的,真好!如果把录像机和刚才三少示范的摄像机还有电视机结合起来,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得买上一套,我家的小孩非疯了不可!哈哈……”

在座的诸位都是原时空的大富豪,什么东西摆在他们面前都能淡然以对,但今天不一样,一来大家还有些年轻,有一定的好奇心,二来这些本还处于发展阶段的东西,突然呈现在大家面前,对大家的冲击就有些太大了,使得大家都有一种小灵通漫游世界的新奇感,发表一些惊叹就是难免的了。

但很快大家的注意力就被视频的内容所吸引了,视频的画面展示了各种家用电器在家庭里的实际利用,情节是以一个五口之家的形式呈现的,内容平淡,但温馨惬意,让人不由得有代入感。

画面从这个家庭的早晨开始,随着家庭成员的不同活动把家用电器的实际利用一一展现出来,接着妈妈与大家告别,骑着南洋兄弟的电动车上班去了,小孩而用爸爸送往学校,两人上了南洋兄弟现代汽车,通过小孩在车里的行动展示了汽车上的收录机、音响的功能,还有汽车小冰箱的利用,然后又通过小孩上课的情境,展示了录像机、投影机、电视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画面又转到家长那里,通过在家用电器厂做白领的家长上班的情境,把无线电话、带录音功能电话机、传真机、电视监控中心、计算器等办公电子产品一一展示出来,然后呈现的则是各种家电的生产线和工人劳作的情景,最后设定了一个小孩在学校操场摔伤的小意外,老师在进行处理意外的同时,用手机给小孩的爸爸报告了情况,爸爸又用手机联系了妈妈,两人从不同的地方同时赶往医院。

看完这段大约40分钟的视频后,大家好像受了一场教育,各有不同的收获和体会,但也有共同的举动,就是打听这些产品家乐福能不能买到,他们都想做香港第一批拥有这些家电和通讯工具的人群。

面对大家迫切的寻问,郑风笑呵呵地答道:“这些家电刚刚从实验室走出来,我们南洋兄弟集团准备让它们从将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