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南洋立国(2 / 3)
计划周到、准备充分、组织得力、措施得当,那个时刻就将是我们改变印度尼西亚华侨命运的最佳时机。”
南沙的岛屿有限,容不下太多的人口,作为起步的基地还勉为其难,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南沙获得本时空足够的华人人口的支持和能容纳足够人口的土地。
但林南洋否定了与大陆合作的这条路之后,穿越一家就剩下台湾和南洋这两选择,但台湾强大了,就意味着老蒋要反攻大陆,这同胞相残是穿越一家最不想看到的,所以这段时间大家就把思路放在的南洋华人的身上。
南洋的华人口有几百万之多,印度尼西亚最多,有三百多万华人华侨,还有更多的归化了土著的华人和有华人血统的原住民。如果穿越一家能在印度尼西亚的动荡中,找到一个较大的立足点,获得十几万、几十万,甚至百万的华人人口支持,穿越一家就一定能在南洋站住脚,成为南洋的‘以色列’,牢牢地控制住南海,并且成为南洋的主导力量之一。
林南洋知道这个时空是1962年后,心思很复杂,虽然逃难的时候他只有三岁,灾难没有在他的脑海里形成特别的印象,但他很小就知道自己因此而失去了很多,除了父亲林长富外,其他的亲人都在这次灾难中离开了尘世,包括他的母亲。这次营救行动他本以为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但老天不开眼,没有如他所愿,这更坚定了他想为灾难深重的南洋华侨谋利益的信念。
作为原时空华人难民的幸存者和后人,林南洋不能接受这个时空的南洋华人也像原时空一样在大陆的华侨农场当一辈子的难侨,这对原本有家有业有财产的他们不公平。这几天林南洋一直在想如何保护南洋华人的权力和利益,如何报复该死的印度尼西亚土著。
听了晚辈们的讨论,林南洋也有了南洋立国的想法,于是道:“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出路,我也觉得我们穿越的出路在南洋。为此我叫林清帮我查了一下本时空南沙周边的情况资料,西北的南越和北越,美国正在那里忙活,我们插不上手;南边的沙捞越和西加里曼丹的华人虽然多,但目前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正在那里一争长短,我们也无法布局,所以我们只能在西面的纳土纳群岛、阿南巴斯群岛打主意。纳土纳群岛人口很小,居资料记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该岛人口约1。5万左右,华人占八成以上,当地华人一直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度尼西亚弹压。该岛华人代表曾请求过台湾干涉,蒋经国死后又派代表到大陆会见过邓小平,秘谈过该群岛独立出去并入中国一事,邓表示在97香港回归后中国会考虑纳土纳岛群岛问题,但也不了了之。因此,利用印度尼西亚排华之机,我们聚集部分爪哇的华人难民在纳土纳群岛及其包过阿南巴斯群岛在内的附近岛屿发起华人自治运动,并最终实现南洋立国,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运作得当,完全能够实现。有了这个基地,我们就有进占寥内群岛、林加群岛甚至西加里曼丹的机会,即使不成,至少立足南洋控制南海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林南洋的构想够宏大、够气派、够震撼,让大家热血沸腾,第三代更是鼓掌赞成,林南洋很满足,回头问张景华:“老张!我建议用三年多的时间南沙建设成强有力的南洋华人自治运动基地,有时空虫洞沟通2012年的时空,在经济上承担起南洋华人自治运动后盾的任务我们大家肯定都有自信!你主管军事,你觉得通过三年的发展,军事上能不能也承担起南洋立国的责任?”。
“只要有一定的人口支持我们,理论上完全可行!”张景华很谨慎,想了想才继续道:“军事建设上,空军我们有现成的,只要机场建成,时空虫洞真能开放三四百次,我和大豆弄几百架歼-11BH和歼-16来南沙群岛肯定不会有问题,我和大豆再整出个四胞胎来,就有八个一流的飞行员,只要有合格的兵员,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支本时空世界一流的空军不会存在任何难度。”
四胞胎的意思就是从原时空再请过来三个自己,这一创意来自肖良群,刚才张景华还极力反对,但谈到具体的军事问题上,他自己却有了松动,看来四胞胎还真有可能出现,大家不由得都笑了起来。
张景华跟着笑了笑,又道:“海军方面,历来有百年海军一说,我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建成一支有模有样的海军。但陆军可以,本时空印度尼西亚军队的装备非常落后,组织性也不是很好,陆军实力很弱,再空军的配合下,我们如果能组织起4千以上训练有素的陆军,我们就可以控制纳土纳群岛、阿南巴斯群岛;有2万至4万陆军,我们就可以把你说的寥内群岛、林加群岛甚至西加里曼丹都控制在手;有5万以上的陆军,我们就可以把印度尼西亚从地球上抹掉!”
听张景华这一说,郑风深受鼓舞,于是插言道:“有张叔这一说,我都觉得南洋立国就在眼前了!只是陆军的装备怎么办?空军的地勤保障怎么办?没有地勤,飞机是没法上天的。另外,没有初、中级的教练机,歼-11BH和歼-16的飞行员培养也是一个大问题。”
由于哥哥是空军,郑风对空军比较关注,提的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