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南洋立国(3 / 3)
题直中要害。空军要形成战斗力光有飞机和机场是不成的,还得有雷达、空勤、地勤等部门的配合。
郑拂答道:“这个我有考虑,但需要大家的同意。我们可以与大陆政府联系,用飞机换陆军装备和空勤地勤保障设施、教练机甚至飞行员。大陆空军的飞机都来自苏联技术,大陆政府与苏联反目后,苏联不想提供先进的飞机,生产技术更是层层限制。虽然通过种种努力,1961年大陆中共政府与苏联签订了转让米格-21及其发动机制造技术转让协议,但苏联大部分资料都没有给中共,给了的资料也错误百出,真正有用的也就是几架样机。所以大陆政府不得不照猫画虎以米格21为原型自行研制飞机,直到1966年1月才仿制出自己的飞机,也就是歼-7飞机。在原时空,虽然歼7飞机2006年停产,但因为军费不足飞机换代较慢,我们师就还装备有歼7的改进型歼-7B和歼-7E飞机,我的二个死党就驾驶这二个型号飞机,如果我动员他们飞过来,我们就能拥有很多歼-7B、歼-7E飞机,这些比米格21更先进的歼-7的改进型飞机,大陆空军一定能会不惜代价得到它们。我记得七十年代末期,大陆政府就曾经用550万美元购买过埃及因事故报废的米格21改进型米格21MF飞机。因此,我们拿出几驾歼7B型飞机,肯定能从大陆空军那里换到我们想要的一切。”
“你们南航还装备有歼-7B?不是你海航已经列装了歼-10、歼-11和歼-16吗?”听了郑拂的一番话,郑风非常疑惑,想了一下,又道:“呃!我知道,怪不得你们南海舰队迟迟不敢对南沙动手,原来是装备不行!我原来还责怪政府对内有手段,对外无雄心呢!原来是对外无能力啊!难怪!难怪!”
出于保密原因,刻板的郑拂以前从来不谈自己部队的情况,装备情况就更不露一丝的口风,现在穿越了,保密已经没有什么意义,郑拂也就没有什么可忌惮的了,于是回应道:“由于经费和产能问题,海军航空兵总是先换装把守京津门户的北海舰队航空兵,然后换装针对日本、台湾的东海舰队航空兵,最后才轮到我们南海舰队航空兵。我们南航目前主要装备还是歼-7、歼-8、歼轰-7和轰-6,歼-11BS、歼-16只装备了少部分。”
“我们穿越的时候,网上不是说有歼-10在西沙起降吗?”郑风又问。
张景华道:“这也不是空穴来风,目前有两架歼-10A在南海进行适应性训练,就驻在我们的陵水机场,不过是空军的飞机。目的是为突发事件做准备,也就是积累南海地域的飞行和空勤保障经验,一旦南海发生军事冲突,歼-10就能马上进驻,并很快形成战斗力。”
林清问道:“为什么不直接用你的歼-11BH和歼-16飞机与大陆中共政府交换?歼-11BH和歼-16飞机不是更先进吗?”
郑风道:“呆!歼-11BH和歼-16飞机在当下是超时代的飞机,以现在中共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不可能仿制出来,而歼-7B就不一样了,能生产歼-7,生产歼-7B就没有什么大的难度,当然,仿制歼-7B的雷达系统和电子设备还是会有难度的。”
“三豆说得对,给最好的不如给最合适的。”郑拂肯定了郑风的观点,又道:“大陆仿制歼-7都用了六七年的时间,而发动机还很长时间不过关,所以当时的吴法宪喊出了歼-6万岁的口号,后人都吴法宪眼光短浅,其实是歼-7老掉下来,吴法宪不敢用歼-7。而歼-11BH和歼-16飞机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更多,就拿发动机来说,直到穿越一家穿越时都过不了关,以大陆目前的技术能力根本就无法仿制出来,连维修都保障不了,因此,当下真正适合大陆空军的飞机应该是歼-7飞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