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无语(2 / 4)
这一片的插队地点换小蔓南了,我想南方应该比北方比较合适我吧。”
“唉呀,白玫,这你就不知道了,小蔓南是暖不错,但是,空气质量对患哮喘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小蔓南有瘴气你晓得吗?那里对你来说,也不是很合适的。”郭医生说。
这郭医生是从白玫还不会说话时起就老给她看病的小儿科医生,一向很熟的。她听白玫说要去小蔓南,不由得替她的身体担心起来。
白玫发觉乡办的人听了郭医生的几句话以后,就现出一脸怪相,她担心了,弄不好,被人扣上一顶破坏上山下乡的大帽子,那好心的郭医生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想到这里,白玫赶紧说:“谢谢你,郭医生。我已经在家呆了一年多了,不能再呆了。”
“这倒也是。年青人的确不能老是呆在家里,老呆在家里,会与社会脱节的。不过,你的身体,真让人担心。你太瘦了,是不是养胖一点再去呢?”慈母般的郭医生由衷地说。
白玫很小的时候,她爸妈抱看她去找郭医生看病,她困难而清晰地对郭医生讲:“我的……气,又喘不过……来了。”那可怜又懂事的模样,让郭医生这个每天都要接触许多小病人的小儿科医生听了也觉得心里难过。后来,白玫一直是郭医生的小病人,每次就诊之后,白玫总是懂事地说:“谢谢郭医生。”不用大人教。
一直以来,郭医生对白玫有着一种超出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感情,所以,听说白玫要去小蔓南,只管说出她的担心,根本没有考虑别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而得罪唐宪宗的遭遇郭医生她知道吗?
史马迁为了帮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惨遭宫刑,郭医生她知道吗?
病从口入,郭医生当然懂。祸从口出,郭医生懂吗?在这种特殊的年代,不会不懂。
也许郭医生没有想那么多吧。也许爱小病人心切让她战胜了恐惧吧。郭医生越是为白玫担心,白玫就越怕她再讲下去,她不想郭医生为了自己而倒霉,那样的话,白玫于心何忍啊。
白玫从小就是个早慧儿童,这几年,由于父母被称为臭老九,她就更加敏感和懂事了。她知道臭老九是不能随便讲话的,在知识分子都成了臭老九的年头,郭医生她是不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
于是,白玫很快接着郭医生的话说:“郭医生,我还有个妹妹呢。因为我老生病,爸爸妈妈为了照顾好我,在妹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送到乡下奶奶家去了,我总觉得是我亏待了妹妹。现在不是规定长子长女务农吗,我是长女,我要是不去插队,对妹妹将来的分配也是不利的呀。”
善良的白玫不好说别的,她用这种借口,来阻止郭医生说下去。当然,这也是她最后决定回乡去插队,不再待在家里的原因之一。
“喔唷,这倒也是哦。怎么办呢?”一心想帮白玫的郭医生为难了。
看郭医生蹙眉沉思的样子,白玫深深地感动,她说:“郭医生,其实,我不发病的时候,身体还是可以的,有人的身体比我还差呢,还不是去插队了。”
郭医生仔细地看看白玫,发觉她一张脸白中带黄,瘦削的身子不带一点曲线,怎么看也不象个能胜任田间劳作的人。她拉拉白玫,说:“不妨碍他们工作,我们去那边椅子上坐着说话吧。”
两人坐下,郭医生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琢磨琢磨。我们医院的李医生的大儿子不用去插队了,你知道怎么回事吗?你肯定猜不出来的。李医生最近可忙了,她忙着招待她丈夫的大儿子、大儿媳呢,他们刚从山东老家来。”
“……。”
“是这样的,李医生的丈夫是南下干部,他在山东老家有前妻、儿子。本来,李医生从来没有和我们大家说起过这件事。现在,长子长女务农的规定,让她想出了一条妙计,她认了丈夫山东老家的大儿子,这样,她生的大儿子就不是长子了,李医生说,她的那个大儿子马上就要分配了,还是市工呢!”
白玫听完就笑了,她说:“郭医生,你是说我爸爸要是乡下也有个长子、或者长女就好了,我就不用插队了,对吗?”
郭医生也笑了,她说:“当然,这种可能性太小了。但是,还有什么法子呢?”
白玫说:“郭医生,你忙你的事去吧,我想,我只能去小蔓南了,希望锻炼锻炼我的身体能强壮一些。”
郭医生不响,皱眉想了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说:“对了,你刚才说你妹妹是乡下奶奶带大的,你奶奶……她身体好吗?”她想说你奶奶还健在吗,临时改口。
“我奶奶八十多岁了,身体很好的。还自己种自留地呢。”
郭医生说:“我记得你们乡下好象不太远,是吧?”
“不远,就在郊县。这里过去,大半天就到了。”
“太好了!是这样,我记不清是谁说的了,说是有直系亲属在农村的,可以办理投亲插队。如果真有这条政策的话,你可以不用去小蔓南了。快问问,具体怎么办。”郭医生兴奋得胖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