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奶枣(2 / 4)

加入书签

#30340;,五哥一并带回去尝尝便是。”

五爷这才多云转晴,对着殷陶有说有笑。

他就知道,他和十二弟都是“宁寿宫派系”之人,是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 =

每个人出门都有必须要的带的东西。

三爷必带的是自己惯用的笔墨纸砚和文学书刊,四爷的是《农要》和水利工具丛书,七爷的是地理图志,九爷的则是最喜欢的一套酒器……

文艺青年十三会带一两种乐器,而殷陶和五爷则会准备各色零食。

殷陶和五爷都在宁寿宫长大,是从小吃着牛肉干过来的,故而每次出门之前都会准备好些风干牛肉干作为零食。

只是这次出门之前,殷陶突然记起了从前妹妹喜欢吃的“奶枣”,觉得宫里大厨发挥一下可以做得出来,便请额娘帮忙让长春宫小厨房新出品一道小食。

奶枣是在殷陶穿越前兴起的网红甜品,做法也不是太难。

将枣子剔核之后塞入杏仁一类的坚果,拿加热的棉花糖添加黄油后裹上奶粉作为外皮,包裹搅拌,而后将枣子一颗一颗从糖上取下便算完成。

殷陶对于奶枣的做法并不是特别熟悉,但他也不需要亲自下手,只用跟长春宫小厨房的师傅说一下具体要求便好,宫里的厨艺大拿们会有办法做出十二阿哥想要的甜点。

殷陶对于奶枣的形容是“里面是芯里放了坚果的枣子,外面是一层甜甜的吃起来有韧劲儿的糖带着足足的奶味儿,最好能带出去多吃几天也不会坏的那种。”

长春宫小厨房的师傅花了足足一整天时间,实验出了殷陶想要的甜点。

这师傅用的也是真材实料,相较后世用奶粉和黄油制造出的奶味儿,这位师傅则是用了纯牛乳和奶酪炼制而成,相比于殷陶在后世吃到的奶枣甜味减了不少,奶味儿多了几分,倒是更好吃了许多。

除了奶枣外,殷陶又带了不少制药处研制出的中成药,准备拿去给恪靖公主做见面礼。

毕竟四姐姐之前一直说要请他吃席,总不能空着手过去不是?

说起来,抚蒙的公主们才是最需要这些药物的人。

她们背井离乡,为了朝廷的统治的和边境的安宁嫁到了不同的种族去。

公主身份尊贵,又是正妻,若是诞下嫡子,自然便会成为驸马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蒙古那些王公贵族们生怕公主生下的孩子一心向着大清,只重视康熙等统治者的利益,不重视他们蒙古本部落的利益,故而有不少心眼不好使的部落长和亲属们都会防着公主,不叫她平安诞下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和亲公主大都过得不好的原因。

但也总有人是例外的。

恪靖公主便是这个“例外”之一。

恪靖公主是喀尔喀蒙古内附之后第一个嫁过去的公主,康熙在归化城给她赐下了一座府邸。

恪靖公主来到蒙古的第一步便将驸马收拾服帖,完成了当家做主的基本要求后,便开启了自己的事业线——开垦土地,扶持农桑,修订历法,兴修水利。

康熙也听闻了恪靖公主在喀尔喀作为不少。他作为一个阿玛虽然不得已将女儿远嫁,但心里头还是盼着公主好的,也愿意为这个争气的女儿撑腰。

此次巡幸塞外过来蒙古后第一站便来了喀尔喀这边,以往几乎都是科尔沁才有这份荣耀。

殷陶也终于见到了四姐夫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敦多布多尔济身材高大,小麦色的皮肤配上端正的五官,虽不说多么惊艳但十分耐看。

四姐夫是个不错的人,对着殷陶等几个皇子都很是热情,听说妻子要设宴款待几个兄弟也十分乐意奉陪。

蒙古这边酒席并没有太多规矩,大家吃着吃着就放松下来,说说笑笑打成一片。

通过席间的几段对话,殷陶对敦多布多尔济也有了不少了解。

这位四姐夫是个幽默风趣的汉子,既不过分精明也不迟钝笨拙,性格拿捏得恰到好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