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修行伊始(2 / 3)

加入书签

候仍在拉扯

“多少打点折..”

“真不行,师傅。”

“打点打点...”

“打我可以,打折不行”

“.......”

“合着这师拜的就为了缓解你心里的歉意呗?拜师礼也不给”老道拉扯不过

“哈哈,师傅,太见外了!这石锁或者石墩,您看上就拿走吧!”大汉继续装傻。

老道拉着小天岚离开饭摊回山了,老道左手牵着小天岚,右手拎着石锁,健步如飞。大汉惊叹师傅老当益壮。

“师兄,你还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小天岚回头大喊

“淮南刘潮风....小师弟!”大汉回道,其气雄浑,竟在言语间出现了音浪

“师傅,还有人姓淮呀....也是,我能姓天,姓淮不奇怪...不奇怪...”小天岚盘算着

“......怎么听也应该是姓刘吧!淮南是地名!”老道一巴掌拍在小天岚的光头上,十分惊诧,这真的是命交华盖,慧达天听的卓绝之才吗?老道第一次对自己的卜算之术产生了质疑。

“哦~这样”小天岚状若明了,只觉得在前面加上地名十分潇洒霸气。“西山天岚...哈哈...”一路笑个不停,光头闪烁着夕阳的余辉,沉默老道,快乐小道。

山门前,老道正对着一匹瘦马说教。正是不久前拴在六道木旁的老黑!老黑嘶鸣,快乐不已。缰绳范围内的六道木惨遭横祸,正值初春,刚抽出的嫩芽。还没饮过几天露水,又离开人间了。气的老道吹胡瞪眼,肉疼不已,大骂贼子。小道在旁噤若寒蝉,生怕祸水东引,毕竟刚刚师傅吃饭又没省下钱来!老道连说带骂加比划,老黑边吃边叫很无暇。小道偷笑。一个人悲伤,两个人快乐...

...

翌日拂晓,小天岚在梦里马上就要追到长腿的肉包的时候,被师傅叫醒。双眼惺忪,满脸悲伤。老道以为是小家伙想天门山了。于是决心让小天岚在西山有家的感觉。

“一天之计在于晨,对于道家来讲更是如此,你拜我为师已近半年,带你游过山水,见过万物。如今也该正是踏入修行了。大好年纪,不可荒废。”

老道今日换了一身干净素雅的灰白大袍,也梳理了头发和胡须。颇为正式。“日将东出,紫气将现,你随我来!”

“徒儿,你可知我道家由来?道家的古老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也就是人类文明形成的初期。靠着这山上道人代代相传,口口相述,才保留下一些更真实的历史。而俗世朝代的不断更迭,纷争的战火,早已让正史失落。再加上后代俗世之人的艺术创造,更让道家面目全非。如《封神演义》中的“老子一气化三清”。岂不是胡言乱语?道家三清,年代比老子所在的商朝末年要早不知多少岁月。老。庄二位尽管成就圣贤,但也只不过是我道家长河中较为璀璨的两颗星辰。如何老子就成为了道家的创始人?只不过是老子曾在著作《老子五千文》中描述记录了天地的起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世传来竟变成了老子化三清。”

“道家三清确实是一气所化,不过这一气乃是天地初开的混沌气。混沌气育灵,化作三清道祖,以传教开化人类。一曰清微天玉清境,二曰禹余天上清境,三曰大赤天太清境。后数千年间道家弟子团结一致,一心向道,惊才绝艳之辈层出不穷,老庄的出现让道家在春秋时期达到巅峰,称诸子百家第一,盛极而衰,庄子逝去后。道家境况急转直下,回天乏力。再无大才可聚道家之心,数百年间,内部纷争不断,直至东汉末年,张道陵将信奉太清道祖为最高神的一脉弟子分离出去,在青城山开创天师教,主修灵蕴筑基之法,亦炼丹于龙虎山。道家彻底分崩离析,东晋末年葛洪开创灵宝派,信奉玉清道祖为最高神,主修功德之法,传后世《灵宝经》《度人经》。亦是东晋末年,陶弘景开创茅山派,信奉上清道祖,主修符箓之法。葛洪和陶弘景在教义上有相似之处,也互相交好,常在一起论道,故灵宝派兼修符箓,又有南茅山派之称。而茅山派为与灵宝派区分自称北茅山正统。道家练体术向来不显于世,除了西汉刘安那脉,一直寂寂无名。传刘安是道家千年难见的体术奇才,不过后来不知因何,整个家族一夜间销声匿迹。直到元末明初,道家后辈张三丰将佛教练体术与道家山术相融,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自成一脉。才使道家练体术发扬光大。于武当山开创武当派,亦算道家分支了。”

“是故如今道家四大圣地,赣州青城山,蜀州龙虎山,苏地茅山和鄂地武当山。天下道士,莫不出于此。”老道眼中流光闪动

“师傅。怎么没有你和我们的西山呢。你混的好差劲哦!”小天岚总能一句话直插人心

老道险些一口气没提上来,气急攻心觉得徒弟十分侮辱自己。转身“啪”的一声将手掌贴合在光亮的脑袋上。

“你师傅我也是很厉害的,别看那四大圣地人数不少,又有几人能比得上你师傅我?砍菜切瓜!”老道霸气侧漏,手还顺势比划了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