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君子雅量(2 / 3)

加入书签

胸能包容万物。

铁柱想:如果这些好品质表现在,给你美女金钱利诱面前仍然无动于衷,这倒是值得歌颂和效仿。

像那个酒席上醉酒闹事而后不知羞耻的裴遐有什么可敬之处!

再比如: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在突发事变面前未尝仓皇失措,也是气量宽宏、临死不惧的表现。

铁柱也认为:只要没有虚伪的表现,纯任自然,不为外物所累,都可以看成他们所说的雅量。

像近代文天祥,顾炎武,不为威逼利诱所动;不吝惜财物;不怕丢失官职;保持凛然之气;这才是真正的有雅量的名仕、比名仕更名仕的英雄。这种难得的修养,才是值得肯定的真名士——英雄豪杰。

铁柱感觉自己这个凡夫俗子与真名士——英雄豪杰的相差甚远;怎的修得与此比肩?

师傅心里明镜般,“不要觉得大人物都是天生养成的德行,只要你心胸远大,初心不改,始终如一,坚韧不拔,同样能创造奇迹。”

周一师傅侃侃而谈,不动声色,左手将那根禅子往上扬,右手不停地捋胡须,说的胡子不停的抖动着。胡子上的唾沫都飞了起来,有些飘飘然然。

铁柱点点头稚嫩的脸上显得沉重,自己一个农民现在要进阶政坛,就如同登天一样难。

师傅又在读书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比苦梨。’取之,信然。”

“老师我知道。这是说: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些小孩儿出去游玩,看见路边的李树挂了很多果,压弯了树枝,小孩儿们争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他回答说:‘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李子来一尝,果真是苦的。

“王戎真是睿智。睿智的人表现出来的就是涵养、是城俯;做大事的人就是算于伪装、掩饰,表面上是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实际上是场面上的修为。”

“君子诸事勿喜形于色;士则泰然若之,乃雅。成大事者必定要有这份基本的涵养和气度。“铁柱连连点头,觉得师傅迂腐的可爱,这些都是表象、外在的东西。

大概三、四个时辰过去,已经听不到装修的声音了,赵铁柱和师傅从屋子里出来后,发现萧瑟的玄云阁大变样。

周一老师信步走了一圈,看到通往外面的牌坊上面醒目写着“云阁书院”;而小铁匠看到一个神奇的带轮子的推车在院子里,就挪了几步试着坐进去,很合适。这是他父亲请赵秦爹订制的。

他坐进了木制手动推车,用手柄往前滑动跟着周一环视了整个书院,院子里粉饰一新,教室课桌一应俱全,书房里肃穆清幽、散发着竹香。

书简旁边还有一架古琴,古琴上放着一本古乐谱。

最为有趣的是墙上挂着一个用麻编的挂毯,挂毯上有一个老者和一个幼童在古木苍苍的树下交谈,树上有一只振翅飞动的蝉,那栩栩如生的,薄薄的蝉冀往高处飞的冲击力,在阳光下闪出耀眼的银光。旁边落款——蝉趣。看着这幅画不觉让人惊奇不已。

铁柱的心愣怔了一下,这不是妈妈赵孟子每晚在灯下用手工编织的那个图吗!他很懂只有妈妈才希望他像蝉一样志向高远,虔诚地跟着师傅学得做人的知识和品行。

书案上摆放了一摞简牍,周一仔细查看竟然涉及“诗、书、礼、乐、兵、器、药”等百科典藏,禁不住走过去拿了一本《周礼》,周一会意一笑,又拿起《周易》打开书简,一阵竹香扑鼻,他有些舍不得放下,竟不住念出声来、“第一卦乾卦,”他往下看;小铁匠却不理解疑惑地问:“师父,你读的是什么?”

“这是一部天书”。这时的周一,眉宇舒展,面目柔和。小铁匠看着师傅一脸木然。

“师傅,我们要读这本书吗?”赵铁柱扶着推车,感觉现在他的任务就是养伤、读书、知天下。虽然知道这些书但没有细读过,书籍如浩瀚的大海,即使你从出生读到死也读不完,我们只能在大海里舀上一瓢细细饮了,方解一时之渴。

“是呀!当你初识这本书觉得他很深奥,说的是和我们无多大关系,实际上它是关于天地存在的道理;说的就是天、地、人之间的事。”

小铁匠听师傅这么一说觉得这本书很难学,他接过来翻看一下,又是图,又是数,感觉像天文数字一样。

周一习惯性地一根一根捋着白胡子笑一笑:“要想学好这本书,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吧!”

小铁匠连连点头。

“西周时期有个西伯候,仁义之君,受国人爱戴被称为圣人。商纣王害怕呀!结果就在西伯候来朝进贡时,假借罪名说他指责商纣王用炮烙之刑罚治大臣,爱提意见,把西伯候关在羑里,这一关就是七年,想在监狱里磨掉他的锐气和雄霸天下的决心。

“没想到这一关就关出了这部伟大的天书级别的著作。”

“可恶的商纣王更加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