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该当离去(下)(2 / 3)

加入书签

现这个民选官的过程已经很有一些味道了。能够达到皇上要求的上下一致的目的。但是臣对几点小问題不是很明了。想请皇上解释一下。”

天启知道什么事都需要多角度去考虑。以前用杨涟、钱谦益、周延儒他们去调查。后來还让刘宗周参与进來进行分析总结。总的说來也是一帮文官出于自己的角度在考虑问題。孙承宗一直管着军务。也许有着不一样的视角可以提供点不一样的意见出來。对一样新生事物最怕的就是固执己见听不进人言。这时候如果有人能够提几点中肯的意见出來。使这个新生事物能够得到及时补充完善。才是有益的结果。

天启见孙承宗说有几点不明了。想是孙承宗有不同看法说得比较婉转。天启暗暗点头然后说:“先生尽管问。”

孙承宗说:“臣的第一个问題就是经过这么一个民选官的过程后。是当时宣布结论还是延后宣布结果呢。”

天启说:“这个事情已经有了一个例子。他们在下面试点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时间來不及。当时沒有宣布而是第二天才宣布的。虽然沒有从中做什么手脚但也被人质疑是暗箱操作。因此后來决定当场宣布结果当场任命。”

孙承宗说:“开始皇上也说过可能有人会故意说些大话。然后在实行时又做不到只好换人。但是臣认为中途最好不要换人。发生这种情况后就算把这人换下來也不好。选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百姓们召集起來。那么换人时就不可能再召集。这时候换了人百姓会怎么看待这事。会不会说这是故意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再说就算排出位次轮换着來。老换人百姓受不了其他同僚也受不了。治国以不扰民为上啊。”

孙承宗这话说得天启皱起了眉头。这选人确实比较容易。投一下票然后任命非常简单。问題是选完以后麻烦就來了。在这个事情上选官就像是生娃娃。十月怀胎生一个娃娃看似很不容易。其实等娃娃生下來后才知道麻烦才开始。如果出于稳妥起见对官员的宣布是延后进行。会被人说成是暗箱操作。但是当场宣布了就表示这人得到了百姓的拥护。今后要撤他也是一件麻烦事。

见天启很为难的样子孙承宗说:“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臣有一个主意皇上看可好。就是在让候选人参选时先内部选一次。当然这个选不是选谁上而是选谁下。就是说不合格的人先把他筛选下去。保证不会出现说大话办不了事的人。如此一來下一次选谁上都沒有关系因为剩下的都能让朝廷满意。”

天启想了想问:“把人选上去有辅政机构制定的标准。那么把人选下去有什么标准呢。”

孙承宗说:“先让这些人自己定好施政规划。主持选举的部门先抄录存档。然后让他们说出具体步骤。如果发现有人说了大话就筛选出去。也就是说选人上和选人下的标准都是一个。就是他们自己根据辅政机构的标准制定的规划。说得太保守百姓那里会失分选不上。说得太夸张朝廷这边通不过。必须要让他们说的话不大不小切合实际。做事不走极端要具备延续性和先进性。同时还要让上面和下面都满意。这既符合中庸之道也满足皇上要求上下一致的要求。”

天启问:“如果朝廷或者说主持选举的上级部门认为某个人说了不切实际的话。但是这人坚持说自己能做到。发生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

孙承宗一听露出笑容。他说道:“对这样的人有多种理由可以对付得了。哪里能由他说了算呢。比如说他长得矮就说要高的。用身高把他筛选下去。如果他长得难看或者比较黑还有就是那种有疤有痔的人。就说他的样貌不正也可以把他筛选下去。当然个人口音、家庭和睦与否、行走习惯、历史污点等等等等都可以拿來做借口。”

孙承宗这话就有点光明正大阴人的味道了。可能是他接触多了当兵的人。一个书生沒些歪点子傍身在军营里也不好混。当然这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种体现。这种歪点子好多人天生就会。

天启点了点头沒有多说。又问道:“先生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

孙承宗说:“开始那条臣有意见也有建议。现在这条就只有疑问沒有答案了。按皇上的这个民选官想法还有多半年的试点。加上几位大人的心血和辛苦。要说完全否定连臣自己都不忍心。但是其中有一个最大的疑惑。臣不说出來心里不快啊。”

天启说:“先生有话请讲。就算民选官真有问題我们停下來也是可以的。关系国家大事沒有丢面子一说。”

孙承宗说:“以前如何治理地方都在官员的心中。现在什么都要说出來而且很可能换人的次数比以前多。就会凭空增添很多事。以前官员在交接时都要有个交接过程。很多人都会把掏心窝子的话传授给继任者。生怕后任出了事牵连到自己身上。现在竞选了离任者和继任者可以说是竞争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话都会保密的。说不准就会因为交接不到位发生事故。至少也会让新任者在迷茫中摸索很久。在朝廷满意的基础上为了加个百姓满意这么做是否值得。”

天启想了想说:“应该是值得的。少数人的思想代替多数人的思想这本身就不正常。让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