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资本力量(1 / 3)
唐朝时期,并没有海外贸易管辖权的说法,这时候朝廷掌控的只有漕运。漕运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自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每年都将黄河流域所征粮食运往关中,联结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基础。唐时期朝廷重视漕运,为此,疏通了南粮北调所需的网道,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对于海外贸易,朝廷并没有话语权,因为这些权利掌控在世家门阀的手中。所以,李二陛下听到杨帆索要海外贸易管辖权,有些意外的同时,又不知杨帆有什么目的。紧紧盯着杨帆看了好一会儿,李二陛下才开口道:“此时的海外贸易都是世家、商贾组成商队进行远航,朝廷并没有统一的管制,你想要进行海外交易,自己组建商船便可。”“记得你曾经提过,在江南造船厂自己研制新式海船,难道失败了?”“不过,看在你为天下百姓解决了耕牛问题,朕倒是可以破例卖几艘淘汰的战船给你。”说到最后,李二陛下也有些得意。没想到杨帆也有求他的时候。当初杨帆在他和高阳公主面前夸下海口,要研制出能够容纳几千甚至上万人的海船,还要把这艘船命名为高阳公主号。当时李二殿下就认为杨帆是在吹牛,因为,最成熟的造船技术就掌握在朝廷手中。以朝廷的能力,也只能建造能容纳几百、上千人的战船,而世家制造的商船,最多只能容纳300人左右杨帆见李二陛下居然把自己索要海外贸易管辖权认为是自己造船失败,心里不免有些好笑,嘴上却说道:“陛下误会了,微臣索要海外贸易管辖权与造船失败无关,而是想通过掌控海外贸易探索出一条使百姓富足的道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位皇帝还不知道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资本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哦,说来听听。”听到杨帆的话,李二陛下顿时来了兴趣。杨帆轻笑着说道:“那微臣就说说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此时的海外贸易,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的世家门阀手中,这也导致江南一带民丰富足。”“即使长安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但与江南一带相比,富饶程度还要差上一筹,陛下认不认同微臣的说法。”李二陛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江南地区之所以富饶,不仅因为江南一带是鱼米之乡。更主要的是,海外贸易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而这些财富是不需要向朝廷缴纳税赋的。海外贸易唯一要承担的风险便是海上不可预测的灾难以及护卫成本。而海上的风险对于世家门阀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事,护卫更是只要有钱就能培养。一旦成行,出海十次,只要能够在海外成功完成一次交易,就能够挣得盆满钵满。因此,对于杨帆的观点李二陛下不可否认。杨帆又继续说道:“那陛下可知道,由于朝廷对海外贸易的放任不管,间接导致朝廷每年起码有上千万贯的税赋损失?”“会有这么多的损失?”李二陛下剑眉一竖,有些不敢相信。杨帆笃定的回答:“在微臣看来,只多不少,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微臣能够掌控海外贸易的渠道,让微臣重新制定规矩。”之所以如此说,就是为了勾起李二心头的贪念,也好让李二陛下能够同意把海外贸易管辖权授予给他。海外贸易管辖权,其实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东西,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因为一旦海船建成,航道开通,就逐渐掌控海外贸易所带来的巨额财富,获得极大利益的同时也将承担极大的风险。而杨帆就是想做制定规矩的人,让别人不敢轻易的破坏。当然,还有一些原因,杨帆不能明说。那就是杨帆想在大唐埋下一颗种子,一颗资本的种子。这颗资本的种子有可能动摇到皇权,所以只能以海外贸易为掩饰。从这些世家门阀甘愿冒着极大的风险组成商队去海外进行贸易就可以知道。资本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能勾起人类潜伏于灵魂深处的贪婪。当资本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伴随着规矩的形成,既得利益者自然会拥护所谓的海外贸易规矩。这就是资本的魅力!记得曾经听人说过,在资本的世界里。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着杀头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道德底线和律法。一旦资本的这股力量破土而出,它将会席卷一切、摧毁一切。对于这种说法,杨帆深信不疑。杨帆想要掌控这种资本的力量,以加快推动这个古老帝国的发展和进步,以便更好的为百姓服务。也才能令这个被儒家思维禁锢的民族和帝国展翅高飞,迈出勇往直前的步伐!杨帆想让资本的巨兽成为大唐的披荆斩棘的利剑,砍掉一切阻挡在面前的障碍。至于这么做会不会阻碍到一些人的利益?答桉当然是肯定的。当然,杨帆不会害怕,起码他的初衷是好的。即使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杨帆也并没有看见哪一种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杨帆只能结合自己的构想,用经济的力量去推动和改变帝国的方向和决策。虽然杨帆不知道这个想法对不对,也不知道资本会把这个民族带向何方?但杨帆始终相信,明,是要建立在物质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