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资本力量(2 / 3)
础之上的。有哲学家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杨帆是绝对认同的。只要老百姓生活好、自信心强只要民族统一、国家强大杨帆才不管帝国的发展道路是走哪一条。果不其然,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李二陛下心动了!若真能用一个虚无缥缈的所谓管辖权,让帝国增加13的税赋,绝对是一门稳赚不赔的买卖。虽然知道杨帆可能隐瞒一些什么东西,但李二陛下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实在是钱帛动人心啊!有了这些钱,他可以让百姓生活的更好。成就贤明之君!有了这些钱,他可以把军队打造得更强大。兵锋所致,所向披靡!有了这些钱,他可以把诺大的帝国建设得更好。让后世之人百世称颂,甚至名流千古!忍住内心的激动,李二陛下说道:“既然管控海外贸易对帝国对百姓有这么多的好处,朕答应你也无妨。”“不过,咱们有言在先,历朝历代,朝廷对海外贸易并没有管辖权,朕只能下一道圣旨,至于能不能让别人听你的,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闻言,杨帆欣喜若狂:“谢陛下天恩,即使粉身碎骨,微臣也会为帝国带来更多的财富。”本来,自己需要的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和权限,起码名义上是大家认可的。刚开始时,不用想便知道,肯定有一些人不会服从什么狗屁海外贸易管辖权。总有一天,当人们习惯了有海外贸易管辖权这个东西,规矩就会随着资本的成长而坚不可摧。看到杨帆高兴的样子,李二陛下又有些郁闷了!这小子对赚钱如此上心,对官职却不屑一顾,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想到这儿,李二陛下忍不住问道:“你小子故意让朕把你的官帽撸掉,就是为了海外贸易一事?”杨帆收起笑脸,面色严肃,起身请罪道:“不敢隐瞒陛下,之所以在朝会上不理会陛下的好意,执意让陛下惩处微臣,除了真的想抽出时间谋划海外贸易一事,其实微臣还有些私心,那就是不想与世家发生正面冲突,微臣除了怕麻烦,也有些怕死。”看着一脸“坦荡”的杨帆,李二陛下心头的最后一丝怒气彻底烟消云散。以前之所以发怒,是怀疑杨帆藏有什么其他的心思。可如今杨帆却直接了当的说了出来,反而让李二陛下心中的芥蒂消失了。不过,这小子也太特立独行了!难道堂堂朝廷三品大员还比不上经商赚钱有吸引力?再说,害怕世家的报复,说什么怕麻烦、怕死难道这小子认为朕会独自放任他自己应付世家?把朕当成什么人了?真有些恨铁不成钢!在李二陛下看来,杨帆显然是对自己与世家的妥协有些怨言!心中的芥蒂消失,李二陛下的谈话更显随意,像聊家常式的问道:“新式海船的制造情况如何?”时刻注意李二陛下表情变化的杨帆也不由长长舒了一口气。幸好自己够“坦白”,把故意让李二革职的理由先说了出来。果然是伴君如伴虎。不管什么事,只要不符合常理,都会让皇帝猜疑呀!当皇帝的,永远不可能绝对信任某一个人。坐下后,杨帆斜躺在椅子上,赶紧回道:“海船制造已经接近尾声,可惜陛下没有时间,不然可以前去看看。”江南造船厂距长安有一千多公里,作为皇帝,李二陛下当然不可能跑这么远。因为这样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很危险。闻言,李二陛下眼睛眯了起来,好奇的问道:“算算时间,你派人前往江南建造海船和码头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吧?”“你答应给高阳建造的海船怎么样了?不是故意哄骗朕的女儿吧,那可是欺君之罪。”没想到李二陛下居然如此八卦。高阳公主都没提起这事,你一个皇帝管这么多干嘛?李二陛下要么是想让自己出丑,要么是真的想为高阳公主撑场子,给自己一个下马威。杨帆无奈,只得老实回答:“启禀陛下,海船的大体结构已经建造完毕,再过几个月就可以下水试航。”李二陛下有些意外:“你制造的新氏海船真能装几千人?”杨帆点头说道:“不敢隐瞒陛下,据薛仁贵来信,一般的新氏海船并不能装这么多人。”“但根据微臣的设计,高阳公主号可以装几千人,只是还没有制造完华。”杨帆当然不可能告诉李二陛下。一般的海船,他只是让薛仁贵制造船身,最核心的发动机部分,还没从系统里兑换出来。为了安全起见,这些东西只能最后送过去。而对于高阳公主号海船,薛仁贵根本没有制造。因为这艘舰,杨帆打算从系统中兑换出一艘巡洋舰作为高阳公主号,造船厂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地方。至于杨帆为什么不直接兑换出一航空母舰。一方面是手中的黄金有限,另一方面,即使是兑换出航空母舰也没有那么多人来驾驶。而巡洋舰就比航空母舰省了很多麻烦。况且,即使是巡洋舰,也能在大唐的海洋上纵横无敌,已经足够使用,也足够安全。“呵呵!”李二陛下讥讽的笑了一声,他发现自己现在越来越喜欢听杨帆说话。这家伙吹起牛来眼睛都不眨一下。还没有建造完毕?在他看来,杨帆是根本就做不出,只能拿这样憋足的理由来搪塞。于是李二陛下不悦的提醒道:“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可不能好高骛远。”“虽然知道你是为了讨好高阳,可也不能随便湖弄朕的女儿。”“哼,若是制造不出来,惹得朕的宝贝女儿伤心,看朕不扒了你的皮!”杨帆委屈的回答:“微臣不会让高阳公主殿下失望。”心里却腹诽不已。总不能现在就兑换出来让李二陛下参观吧?看来只能以后用事实说话了!这家伙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