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打脸(2 / 3)
恨又加深了几分?这家伙显然是故意找茬,而且是有备而来。此时,许敬宗脑筋飞快转动,心头考虑了无数的可能,觉得杨帆根本不可能驳斥黄贲的观点。既然无法驳斥,那么杨帆就没法子证明自己。直到这一刻,许敬宗终于放下心来。虽然此时许敬宗面无表情,心里却是畅快得想大笑。若无意外,杨帆这小子想必是要担上一个“抄袭”的名声。虽然不会让杨帆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但也能让他身败名裂。只要扣上一个抄袭的帽子,就说明杨帆是一个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这样一个道德上有瑕疵的人,即便皇帝再是恩宠,日后想要在官场之上有大作为,几乎不可能。想让他去负责江南事务,必定会招到满朝文武的弹劾和反对。许敬宗微眯着眼睛,压制着心中的愤怒,等着看杨帆的笑话。这家伙当初在望月楼让自己颜面扫地。自己设计了一年多计划,终于到杨梅吐气的时候了。李泰与李承乾两人静观不语。黄贲的观点虽然并不完美,但是正好攻击到杨帆的软肋,他们真想看看杨帆是否真有能力力挽狂澜。若杨帆如此轻易便被击垮,他们也就不会再去纠结要不要进行拉拢。而此时,杨帆似乎根本不在乎众人的想法,依然紧盯着黄贲,眨了眨眼问道:“依你之见,一个人未曾经历过事情,便不可能有所感悟,如果没有知识的储备以及阅历,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你认同否?”黄贲想了想,点头道:“正是!”听到这话,杨帆咧嘴笑了起来。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感情的表达。但是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储备更为重要。这看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但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艺术可以高于生活,但是必须源于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黄贲的观点是正确的。岳飞若不是对国家绝对忠诚,如何能写出精忠报国这样的名篇。他若不是心怀忠义、精忠报国,怎能金戈铁马杀得胡虏远循草原。又如何能发出“收复旧山河,迎双帝,朝天阙……”这等慷慨激昂的话语。以杨帆的经历和思想境界,他当然不可能有《明月几时有》那种愁筹情怀。更不可能有那种知识底蕴去写出如此超然的诗词。毕竟,文化也是一种艺术,这是一种艺术的高度。因此,许敬宗他们以此来构陷《明月几时有》是杨帆抄袭所得,算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他们看来,任凭你杨帆舌吐莲花,也不可能让别人相信以他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能够写出《明月几时有》这种境界的诗词。毕竟,不可能有人“生而知之”。一旦杨帆无从辩解,定会引起整个士林文坛的质疑。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世界有一种人叫穿越者。作为穿越者,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开挂者,又岂会被他们的算计给难住。若按常理,按照黄贲的观点,未曾经历过事情,未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便不可能有所感悟,更不可能写得出寓意深远、情感丰富的作品。对于这种说辞,其实杨帆心里是承认这个观点的。但是黄贲漏算了一点,他杨帆并不是一般人。作为穿越者,作为拥有系统的开挂人员,岂会被这样的刁难卡住。既然这些人想打自己的脸,那就让他们自惭形秽、无地自容。这些人不是说自己年纪小,阅历少,知识储备浅薄,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好诗词么。那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生而知之,什么是天才,什么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杨帆回到了座位,对着长乐公主几女说道:“不知可否劳烦几位殿下帮忙准备纸笔砚墨?”长乐公主笑了笑:“妹婿有所求,本宫怎能拒绝,本宫帮你掌纸!”她已经猜到了杨帆想做什么?看来这位妹婿又要打人脸了。此时小兕子也仰起头说道:“姐夫,小兕子去帮你拿笔。”高阳公主也不甘示弱:“郎君,我给你磨墨,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看看你的才华。”见几位公主争先恐后为杨帆准备,众人不由露出了羡慕的眼神。这可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啊,杨帆却如同使唤丫头一般,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特别是平时被公主压得抬不起头的驸马,眼神是那么的羡慕。如果自己也有翻身做主的一天,那该多好呀!可惜,同人不同命,他们的这些愿望永远不可能实现。谁让他们不开挂呢!见杨帆如此使唤自己的宝贝女儿,李二陛下心头有些不悦。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心头却暗暗决定。若杨帆不能反击成功,定让他再尝尝打板子的滋味,于是说道:“既然如此,丽质你们便好生为他服务。”大唐的宴会,经常吟诗作赋,笔墨纸砚自然不会缺少。片刻之后,几女便取来笔墨,放在大堂一侧的一张宽大的书案上,然后静静的站在一旁。杨帆也不客气,站到书案之前,大喝一声:“研墨!”“哎!”高阳公主对于杨帆指使她干活儿没有丝毫不满,乖巧的在砚台里添了水,细细的研墨……而长乐公主早已把纸张平铺在桌案上……看着垫着脚尖拿起毛笔送给自己的小兕子,杨帆拿起笔,在砚台里沾了沾墨汁,眼神缓缓在众人身上掠过:“你们的观点我不敢苟同。”….“诗句也好,词赋也罢,纵然需要阅历的积累、知识的储备再用心去感受揣摩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但是有时候,想象却更重要。”“只有充满想象力,才能让我们飞到未曾到达的彼岸。”言罢,杨帆提笔疾书,如龙蛇疾走,一挥而就。李二陛下酷爱书法,最是渴望看杨帆的字。当下便离座站起,背负双手走了过来,站在一旁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