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零章 提点(1 / 3)

加入书签

虽然李泰一副色厉内荏的模样,但杨帆却丝毫无惧,反而一副看白痴一样的看着他,悠然说道:“储君之位乃国之重器,莫非殿下以为可以随便说废就废?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么也太天真了!即使陛下英明神武,但太子之位也不是能一言而定的,你认为呢?”李泰愣了一下,不知如何反驳。虽然皇帝是天下共主,大唐所有的一切从理论上来说都是皇帝的,他想给谁就给谁。可是储君之位却不同,这里涉及到了各方势力的博弈,还真不是皇帝金口一开就能让所有人莫敢不从的。更何况,李二陛下最好名声和面子,更不会搞什么一言堂!此时朝堂上虽然看起来一片盈和,其实内地里势力盘结、利益交错。尤其是那些世家门阀,若是碰触到他们的利益,便是皇帝他们也敢动。虽然这几年李承乾很不受李二陛下待见,但支持太子李承乾的世家可不少。因为李承乾越软弱越无能,一旦登上帝位,这些世家所得的收获也将是巨大的。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李承乾参与谋逆,李二陛下一旦废黜,必定会受到这些人的反弹,除非李二陛下给予相应的补偿。毕竟,废储、易储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涉及到那些世家门阀的利益?但李二陛下会屈服吗?答案是否定的!李泰不是傻子,反而很聪明,对政治的敏感度很高,自然明白杨帆的意思。不过,他对于自己的父皇却崇拜到极点,于是冷笑一声,反驳道:“那些世家门阀不好对付,但你以为父皇又是吃素的?”李泰以前当然也想过类似的问题,但是他深信,只要是李二想要做的事情,那就没有人能拦得住。只要李二要立他为储君,便是那些世家门阀统统跳出来阻止,也没什么用。作为从尸山血海里闯出来的皇帝,如果因为别人的反对就不敢去做一件事,那李二也不可能成为万邦臣服的天可汗!在李泰看来,只要李二陛下真的有心易储,谁敢挡在他的面前?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当年他的大伯和三叔不也没挡住自己父皇的脚步!杨帆笑而不语,又自个自斟了一杯茶水,缓缓饮尽。今天杨帆之所以和李泰探讨这个问题,并不是害怕李泰真的能把他怎么样。而是不想看到手足相残的人间惨剧在自己身边发生。对于李二陛下,其实杨帆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从原历史的记载来看,李二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一位旷古烁今的帝王,这是毋庸置疑!虽然他杀兄弑弟逼父让位,无论他的人品如何,却从来没有人能够否认他的功绩。正因为他一手缔造了强大的唐帝国,让这个国家纵横八荒,让这个民族挺直脊梁,直到千年以后唐风依旧。从这方面来讲,李二陛下是一位称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帝王。可就是这样一名千古少有的帝王,对于接班人的培养方面毫无疑问是失败的。当然,并不是说李二陛下的接班人不优秀,而是这几个人都太优秀了,而李二陛下却不阻止他们的竞争。连世人眼中最懦弱的李承乾,也是在腿残疾之后面对压力才自暴自弃。即便这样,原历史他也敢造李二的反,可见李承乾也并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草包。在杨帆看来,李承乾造反并不只是为了推翻李二自己当皇帝。作为太子,根本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他只要安分守己就能够接任皇位,又何必去造反呢?更何况,没有哪个皇子会愚蠢到在李二陛下的眼皮子地下造反。毕竟,李二陛下不仅是英明睿智的帝王,更是无敌于天下的统帅!但李承乾却意外的造反了,难道是他太笨了吗?绝对不是!这只是李承乾吸引李二注意力的一种方式罢了,他只是向李二陛下表达一个态度。作为太子,即便是死,也要死的轰轰烈烈,不会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任人摆布,即使皇帝也不行。说李承乾傻也好,说他刚愎也罢,总之,在杨帆看来,李承乾也是一个人物!更何况,这还是李二陛下最有可能接替皇位中最没出息的一个。而诸如李恪、李泰……之类的,哪一个不是堪称人杰。可悲剧的是,这些优秀的人一个个都没有好下场。李二陛下的确会生儿子,生出来的一个比一个优秀,可惜他不会教,一个皇位,把儿子全都给搭进去了。虽然李治也不差,可因为年纪小、身体弱,并没有多少人支持他。以至于当皇帝后被权臣所控制,等李治把权柄夺回来,他的身体却已不能为继,这也导致以后大唐乱起的祸端。其实,杨帆同李泰谈论储君之位,是不符合两人的关系的。自古以来,但凡涉及皇位传承,其实是很敏感的。只要是聪明人,都是躲得远远的,不会贸然去淌这趟浑水。但杨帆却不一样,因为前世思想的影响,总会不经意的带着一丝悲天悯人的情怀。当然,更多的是自己女人也牵扯在其中,让他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做。于是杨帆轻叹一声,解释道:“殿下,微臣之所以认为殿下目前得不到这个储位,第二个原因还是因为陛下。”“作为皇子,殿下应该很清楚陛下的性格,正如殿下所说,如果陛下真想废黜,绝对不会因为别人的意见而放弃,这殿下不否认吧。”李泰默然的点了点头。确实,李泰之所以崇拜李二陛下,就是因为李二果决和坚定的意志。此番杨帆前去求情,李二却马上同意了他的意见,确实有些让人意外。看着李泰陷入了深思,杨帆顿了一顿,又沉声说道:“当然,微臣之所以说力保太子是为了魏王殿下,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历朝历代废太子都没有好下场,微臣不想殿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