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零章 提点(2 / 3)

加入书签

背负手足相残的名声。”李泰呵呵一笑,满脸不屑:“你真是杞人忧天,谁说废太子就没有好结局的,只要本王当了皇帝,定保太子安然无忧。”“而且,只要太子让出储君之位,本王可以……”还没等李泰说完,杨帆便挥手打断道:“殿下是不是想说,太子软弱,一旦陛下把储君之位让给殿下,殿下愿杀掉自己的儿子,等太子的儿子长大,你再把位置传给太子的儿子,对吧?”听到杨帆的话,李泰满脸震惊。他真不知道杨帆是人是鬼,居然能够知道他内心的想法。若是他知道原历史就因为他是这样说的,导致自己与皇位擦肩而过,不知道会不会后悔的出血。最后李泰只能讷讷道:“你……你怎么会知道本王内心的想法?”杨帆深深看了惊慌失措的李泰一眼,说道:“微臣怎么猜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只要这么说,太子之位将永远与你无缘。。”“再说,殿下可知,若是太子继承大统,魏王殿下以为自己下场如何?”李泰一脸不屑,不以为然的说道:“就算太子当了皇帝,依着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他又敢把本王如何?”这话倒说得没错,就算李承乾将来当了皇帝,对魏王李泰这个亲兄弟即使忌惮也不会把他干掉。最大的可能就是让李泰当一个没有权力的闲王。杨帆并没有生气,反继续问道:“臣想再问,如若殿下与太子一直争斗,导致两败俱伤,最终又会便宜了谁?”李泰皱了皱眉,颇为不解的看着杨帆。这种话题,即便是至亲至爱之人都不敢多说。杨帆如今居然赤裸裸的提出来,这家伙就不怕被砍脑袋,这种话在皇室都属于禁忌。不过杨帆这人快言快语,行事风格异于常人,能问出这样的话也不足为奇。话已经说到这儿,李泰当然不会点到为止,想了想说道:“如果本王与太子两败俱伤,最有可能继承储君之位的大概率是吴王。”杨帆摇了摇头,问道:“怎么不是晋王殿下?”李泰不悦的瞪了杨帆一眼,似乎觉得这个问题太笨,讥笑道:“晋王才多大啊?父皇怎么可能把太子之位给他?你想太多了!”杨帆轻轻叹了口气:“微臣记得当年太子殿下是9岁当上储君之位的,如今晋王殿下已经11岁,为何不能当?再说,立嫡不立庶,晋王与魏王里都属于嫡子,晋王又为何不能当太子?”“当然,微臣只是提醒殿下,皇位的继承不止只有你一人者。”原历史就是争夺皇位的几人太自信了,导致忽视了年幼的李治,反而这家伙捡了漏。看到李泰陷入了沉思,杨帆想了想,再次问道:“不管是晋王或者其他皇子,假设真被立为储君,他日成为天子,请问,太子与魏王殿下下场将会如何?”“呃!”李泰猛然惊醒,惊骇欲绝的看着杨帆,不敢再想下去。杨帆抿了口茶水润了润嘴唇,说道:“殿下可想到结果了?”此时李泰整个人都懵掉了!原本就白皙的脸膛,更是没有一丝血色,豆大的汗珠自额头涔涔滚下,显得目瞪口呆。如今李泰的脑子里,只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晋王为太子,废太子如何,魏王殿下如何……”李泰嘴唇蠕动了两下,却没有发出声音。杨帆呵呵一乐,笑道:“当然,这只是假设,最后的结局不是微臣能决定的,也不是殿下怎么说,而是由陛下决定的!”“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如果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被废黜,殿下与太子之间的争斗只在伯仲之间,最终能够登上皇位的只有晋王。”李泰呆愣无言。晋王若为天子……太子李承乾一定是不能留的,这位太子整整当了十几年,朝中的重臣很多都效忠。只要原太子还在,等到李二百年之后,不管是谁当皇帝都会举起屠刀。而且自己这个嫡子也会成为未来皇帝的巨大威胁,谁敢留下如此大患?既然本王想从太子手里夺来储位,那晋王为何就不能将储位夺走?都是一母同胞的嫡皇子,谁都有机会争储。到时候晋王敢留着自己和太子?这倒不是他李泰多想,非要把李治想的多坏。而是一旦走到那一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想到这儿,李泰浑身颤栗,身上衣服早已被冷汗湿透。他觉得心头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堵的他透不过气。他一直想要从太子手中夺来储位,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更好的继承者,让大唐更加的强盛。然而现在却陡然发觉,原来自己想当然了,这个世界离了谁都成!同样的道理,即使自己登上太子之位,也一样不会让废太子和李治对自己形成威胁。但这样的情况却不是李二想看到的。父皇在玄武门一战夺得这江山,但杀兄弑弟、逼父退位,却也是他一生的痛。这个痛是父皇心里永也无法痊愈的伤口,就像是一条跗骨之毒虫一样日日夜夜啃噬着他的心神,令他痛不欲生!李二会坐视自己的儿子们再重演手足相残的一幕。除非太子真的参与了谋逆,否则李二绝对不会被废黜。在恍惚之间,李泰耳边传来杨帆的声音:“所以,只要没有证据证明太子参加谋逆,陛下永远也不会废黜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否则将一发不可收拾,自然而然,殿下也永远不可能登上储君之位,这就是现实。”李泰直接听傻了!难道自己就只能永远当屈于人下,这就是我的人生,早已注定、无法更改?一时间,李泰变得颓废无比,再也没有找杨帆麻烦的心思。而在远处的行宫檐角下,李二陛下披着羊毛毡静静的看着漫天的大雪。此时李二脚边已经积了厚厚一层雪,显然已经站了很久。宫女与内侍忐忑的站在他身后一丈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