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绝笔血书(2 / 3)

加入书签

简直无耻之尤!只不过大家想不明白……身为关陇世家领袖的长孙无忌怎么要帮江南士族说话?以前双方只要有落井下石的机会,不是往死里整么?李二陛下稳坐高台,面上波澜不惊,好像并不因为长孙无忌替江南士族开脱而恼怒。冷冷的巡视了一周,才开口说道:“既然众卿都发表了意见,那朕也说几句……江南各州县坐视朝廷重臣被围而不救援,简直是狼子野心,此事一定要彻查到底。”“万年县公刚刚抵达江南,山越便在此时叛乱,且第一时间不是攻击富饶的州县,而是围攻云台山,目的显然是要置驸马于死地,此举定有幕后主使之人。”“另外,山越叛军能够绕过重重防线,这里面若说没有一些江南官员的配合根本不现实。”“这一系列的事处处透着玄机,有颇多不合情理之处,若说与江南士族毫无干系,朕可不相信。”“至于现在派不派关中军南下,朕会根据形势进行调整,但关中军和粮草辎重必须得时刻准备着,一旦江南局势不可挽回,朝廷必将挥师南下……”闻言,长孙无忌一张老脸一阵红一阵白,面色阴沉无比。李二此番话可谓言辞锋利,直接点明江南糜烂的乱象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无论是谁想要替江南士族脱罪,就必须要承受事态变化之后的后果。换句话说,若是江南士族当真有划地而治的野心,你长孙无忌在此时卖力的替江南士族摇旗呐喊鼓动脱罪,难道是想要为江南士族争取足够的时间么?这番话虽然没有指明道姓说长孙无忌的不对,但却是**裸的打脸,根本不给长孙无忌一点面子。如今江南乱局现在谁也说不好能不能被控制。一旦真如皇帝说的那样,等到局面不可收拾的时候,那可要人出来担责的!即便是长孙无忌,也不敢承受那样的后果!前些时候长孙家已经出了一个谋逆的长孙冲。虽然李二没有追究到底,但长孙家的名声已经渐落。现在你长孙无忌又跑出来替江南士族说话,这算什么事儿?当然,李二这些话也是在敲打长孙无忌。意思很明显。如今关中舆情四起,如果江南士族不给一个说法,此事就压不下去。现在必须要找一些人出来背祸,你长孙无忌可不要随意掺和到这件事情上来。作为朝中的老狐狸,长孙无忌当然能够听出李二的言外之意。他的心里苦啊!长孙冲刚刚送来一封书信,让他为江南士族争取一点时间,以便够让杨帆血洒江南。出于对杨帆的恨意,以及对儿子长孙冲的溺爱,一时间头脑发热出言维护江南士族。只是他没想到李二陛下会如此不给面子,而且会如此恼怒。要知道,若李二陛下暴跳如雷,反而没什么大事儿。如今却平静的说出这一番话,显然是对自己不满到了极点。长孙无忌正想为自己辩解几句,殿外便有内侍来报:“陛下,江南又有八百里加急奏报送达。”又是八百里加急奏报?长孙无忌心里不由微微一紧,袖袍下的手也不自觉紧紧攥起,浑身隐隐有虚汗渗出。其实长孙无忌此时的心里很矛盾,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如果杨帆好端端的,他长孙无忌定然会辗转难眠,毕竟自己的儿子正在围攻杨帆。一旦杨帆死了,他长孙无忌不可否认会高兴一阵子,但绝对也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杨帆败亡,则说明江南士族的目的已经达到。如果李二陛下不下定决心***南士族,那么江南士族以后在朝堂中的话语权必将更甚。这不仅会影响朝局的稳定,而且还会影响到关陇世家的发展。整个朝堂就像一个蛋糕,蛋糕只有这么大一个,江南士族多吃一口,其他的必然少吃。也许长孙无忌自己也想不明白,心中为何会如此纠结!而李二陛下这边,脸色一沉,喝道:“呈上来!”不过,他也将长孙无忌复杂的神情尽收眼底,暗忖。难道长孙无忌真的参与到了这件事当中?自己身边有才能、又可信任之人,莫过于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一路征战过来的人。难道因为自己把长孙冲发配岭南,导致长孙冲半路被劫道,生死不明,从而心生怨恨?思绪间,内侍来到李二陛下一侧,双手将封印好的奏报呈上。拆开封口的火漆,李二取出信纸。长孙无忌紧盯着李二陛下手中的奏折,等到目光触及到一张染满鲜血的白布,心头不由一喜。又是一封血书……在他看来,如果前一封血书是求救和明志,那么这一封血书一定是绝笔信。在战场上写绝笔信,不用猜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儿。看完奏折,李二陛下的手不由轻轻一抖,随即拿起了血书。“微臣得天恩宠,年纪轻轻便被任命为江南大都督,实乃天恩浩荡,此次率关中众人南下,恰逢山越叛乱,导致众多关中子弟与某一起身陷重围。”“曾多次遣信向江南各州县求援,却了无音信、石沉大海,看来江南局势糜烂已久。”“作为朝廷大都督,有护地安民之责,此次被围困,虽然微臣有独自突围之力,却不忍独活,让同行的关中子弟客死他乡。”“为了壮我军威,微臣决定‘不抛弃不放弃……’,亲率麾下儿郎在三日后择机突围。”“如有幸带众人逃脱,定当不辱使命,安定江南,若不幸殒命,则为朝廷尽忠……杨帆绝笔!”这封血书的意思是说。我杨帆本来是有能力单独突围逃走的,但是随我下江南的关中子弟却不能坐视不管。不抛弃不放弃是我的理念。面对数倍的敌人,虽然自知活下来的几率不高,但也宁可战死,也不愿丢下一同前往的兄弟!这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