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二五三章 大军出发(三)(2 / 2)
是造船成本也不低,而且造船工人很少,总的来说产量不可能比羊皮筏子高。
再者说,船做出来停在那里不用也十分浪费,而且显眼。最重要的是,能少砍点树,也算我为子孙后代承担环保责任。
这次作战,我深知自己中军的作用十分渺小,主攻力量是前军,可以视作我们的铁锤。后卫是主要防御燕国、齐国高唐兵的力量,我视其为铁盾。因此上,三十万大军的分划就很简单了。
在初期,廉颇率领五万前军为先锋。在渡河之后,攻打平邑的时候,我的中军也差不多能赶到战场,归入前军序列。此时,前军总兵力将陆续增至十万。
解决平邑之后,前军将以十三万大军朝曲阜开进,白起领中军五万紧随其后,解决阿城。蒙骜率领两万中军为本阵,驻扎在平邑与阿城之间。保护粮道,抢收早熟的庄稼,掳掠人口,策应后军。
后军的十万行动缓慢,大多是辎重和兵车,所以就囤积在平邑平原,作为铁盾保护我军后路。他们同时也要承担战俘转运回国、伤病员的救护等工作,所以记功方式与前军不同,每批转运的俘虏生存率,伤病员运送人数,这些才是考核他们功绩的地方。
只有发生战斗,他们的记功法才和前军一样。
同样,运送粮草和俘虏人口的数量,是蒙骜的主要记功法。
我的目标很清晰,人口第一,财物第二,土地无所谓。不枉杀,不屠虐,和气生财!
当然,这个只能让这帮将领自己去领会了。等我多带几次兵,他们就知道我的偏向了。凡是俘虏多的将领,肯定进步得比较快。要是白起真的留在我手下,他坑人的坏毛病绝对得改改。
“绝不杀降!”我对全军通令。
这道命令给白起送了三遍。
白起特意来找我,表示自己很疑惑。
我只好说:“我得确保你收到了。”
“我是那么暴虐的人么!让主帅如此不放心。”白起十分怨念的说道。
唔,虽然你还没有杀降,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我,你每战都杀降。最少一次三万人,最多一次四十万,中间十几二十万的坑杀基本都是家常便饭。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打发白起出去。
现在我在等甘栗的统计数据。
甘栗对于自己变成医疗大队长表示很莫名,尤其他的记功方式很另类,救活人数。每救回来一个人,他和他的团队就记上五个首级。收回十具尸体,也能记上一个首级。
开战只有两天,前军将士对于新的尸体收埋立碑制度表示赞赏,大涨士气。从出征之日开始,我就让秘书文士将士兵的名字、籍贯、家庭住址写在竹片上。这块小竹片在杀青之后,挂在脖子上贴身保存,等有了包浆之后,水火不忌,长久不会退墨。
如果有人战死,他的乡人肯定会将这片竹片带回去。
我也要根据这些竹片统计死亡数字,为战死者在其家乡设立公灵堂,供人凭吊。
有时候要鼓励人民争战,并不一定只有给予田产奴隶。每个人都有正面的性格,用荣誉去激发他们有时候比物质更重要。这点上,墨社就是军队的榜样。他们拥有狂热宗教信仰一般,战不旋踵,死而无憾。
所以在给予丰厚奖赏的同时,我毫不吝啬精神上的荣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