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土地改革(三)(1 / 2)
“老豆。这个事情你得听我这个做儿子的。这田就交给工作队。人家不也给您土地债券了吗。要是你还想继续办农场。还可以打报告申请。土地还十五年不要租金。这种好事那里找去。”在广西玉林。身穿少校军服的潘玉成真在劝说自己的父亲。玉林最大的地主潘富贵接收政府债券换土地的建议。
潘富贵今年五十來岁。这潘家的家业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九代了。身为族长的他现在烦着呢。老规矩。心烦的时候点一袋水烟。慢慢抽。
潘玉成今年二十一岁。他是潘富贵的三个儿子里面最小的一个。不过在老潘看來也是最出息的一个。起码敢离家出走外出投军。比那二个窝在家里等自己死了好分家的大的强。因为营养好的缘故。潘玉成虽然个子直逼一米八。但是广西人最明显的特征瘦黑在他身上却也一个都不少。为此他当年在军校的时候还得了一个竹竿的外号。
潘玉成当年逃出去读的是广西陆军小学堂。结果后來跟着赵恒惕参加了广西援鄂军。再然后到了南京当了一个多月的乞丐。最后莫名其妙的成了猛虎旅的一员。
由于体质问題。最后一期教导队潘玉成未能入选。这也是他为什么至今还是个少校的原因。后來湘西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开学。潘玉成被送进去参加了速成班。不过潘玉成有个特点。就是作战的时候任务执行的很灵活。决不退缩但也不会蛮干。后來他被编入了李宗仁的第七旅。在常德阻击战的时候。他带领的连队伤亡最少。战果最大。这引起了李宗仁的注意。广西之战。身为张旭光团副营长的他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十分勇敢的带着一个连的人马向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桂军发起了反冲锋。当场打垮了莫荣新的亲卫营。最终动摇了桂军的战斗意志。导致了桂军的总撤退。
战后潘玉成被晋升为营长。跨入校官的行列。目前在701步兵团担任二营营长。而且因为之前的表现。对潘玉成十分欣赏且已经调任第一师参谋长兼101团团长的老团长张旭光上校亲自跟701团的刘震寰团长打了招呼。潘玉成被内定为7月份就要开学的青年军陆军大学第一期中级班的学员。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前几天。负责在玉林地区进行土地改革工作的国社党农村工作队找到了潘玉成。提及了玉林土改的问題。准确的说就是潘玉成他爹潘富贵的问題。
和广西其他地方不一样。玉林的民风十分彪悍。但是潘富贵依靠潘氏家族的力量。牢牢的控制了玉林差不多一半的土地。这就比较惊人了。但这也意味着玉林地区的土改工作难度就此加大了。如果能做通潘富贵的工作。那么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功亏一篑。
工作队队长孙乾坤这半个月几乎天天到潘家來报道。潘富贵被烦到几乎让下人把这个厚脸皮的队长赶出去。可一看跟在孙乾坤后面的安保部队的军官。潘富贵也只能是闭门不见了。在潘富贵看來。能打败陆老帅的军队。自己这个土豪是惹不起的。
孙乾坤是第一批参加国社党的党员。今年二十七岁。之前是一个小学教员。一直希望在政治上取得进步。这次土改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孙乾坤依然第一个报名参加。对于这样的积极分子。组织部门自然是要鼓励。立刻委任他为整个玉林地区工作大队的大队长。和玉林县政府以及巡阅使府政务署的特派员一起负责统筹整个玉林县的土地改革。
找潘玉成回來做工作的主意就是我们这位孙大队长苦思冥想好几天之后的结果。现在看來似乎有点效果。他现在就坐在屋里看着潘家父子斗法了。
潘富贵猛吸了几口水烟。他沒有接儿子的话。而是一眼看向文质彬彬的孙乾坤道:“孙大队长。咱们这半个月下來也算是老熟人了。我是真佩服你啊。为了说动我这个老头子。连我家老三都让你给叫回來了。不过佩服归佩服。有一件事我就不明白了。你们为什么要把我手里的地收走。而且就靠这么一堆不能吃不能用的土地债券。此外还要我允许族人离开家族进城务工。这跟直接拆散我们潘家。毁我们的祠堂有什么区别。沒了这些男丁。我们潘家早晚都会是别人眼中的肥肉。您说是不是。”
“老豆。”还沒等孙乾坤回答。潘玉成就抱怨的喊了一声父亲。
潘富贵抬手示意潘玉成别说话。他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孙乾坤。
孙乾坤心里早有计较。他呵呵一笑。看着潘富贵轻声道:“潘老先生。我想你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存在很大的误会。首先我要告诉您。这个时代变了。已经不是大清那会了。现在是民国了。强调的是法治。维护的是公平。我们搞土地改革的目地。不是要打土豪分田地。而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土地改革。把原本靠天吃饭。风险大利润薄的农业变成一种规模化。产业化的新产业。就是我之前跟您提过的农场。至于土地债券。也不是不能看不能吃。您可以用这个入股政府即将开办的工厂。成为其中的股东。享受分红。而这也是土地改革的第二个目地。我们大帅早就考虑清楚了。一旦搞农场化。大批剩余的壮劳力就不用种田了。而是进入城市和工厂工作。成为城市人口的一部分。还有你说的壮丁离开会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