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明喻暗示(1 / 1)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年头,连街上给人擦皮鞋的也有可能是位博士呢,啥东西没有?看你大惊小怪的。”
是啊,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觉得老贾这么解释也勉强过得去,他是个炉工嘛,整天过的闷闷而无聊,闲来看看梵文书自学一下也情有可原。况且很多佛典都是梵文记载的,多学学佛法对他这个沾满晦气的人来说是有好处的,这点我能理解。
“那你能说说心灵漩涡具体的操作方法吗?”我想到了马可,心情激动不已。如果老贾说的靠谱,我打算在马可身上试试。
“嘿嘿!”老贾笑而不答。
“你想要什么报酬我都可以给你。”
“只怕是你付不起吧?”老贾又笑笑。
我有些失望了,觉得老贾能告诉我这么多已经够给面子了,没法再强求他。毕竟这不是简单的东西。
“其实看一本书,首先得看封面,书的封面最重要,它把基本的信息都说明了。你看,就像这本书的封面,这里的武士、漩涡和火炬分表代表人类的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啊?难道你已经参透了?”我重新燃起希望,怀着莫大的喜悦问他,心砰砰直跳。
“说参透还算不上,但操作手册已经破译了。”老贾拿过书,指着封面说:“你看,前意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所以从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听懂了吗?”
“说的很抽象,确实没大听明白。”我摇着头,觉得这些术语真的枯涩难懂。
“换个方式,这么跟你说吧,意识就是个人在任何时刻觉察到的感觉和体验,就像这把火炬,有风的时候就会熄灭,没风的时候就会燃烧,很自然,明白了吗?”
“明白了。”
“前意识就是使用适当的努力或注意就可以提取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忆的东西,就好像是这个漩涡,没有外力的时候它就是一池水,很平静,一动不动,可一旦有外力搅合,它就会旋转起来,旋转的过程中就可以把有用的东西旋浮到水面上来,供人使用。这种搅合的外力就是人的回忆和思考,明白了吗?”
“这个比喻有意思。”
“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呢,再看潜意识,潜意识是对意识构成威胁而必须推开的记忆和情绪等内容,是不能简单注意就能觉察到的,只能在梦、口误、梦游、催眠等不经意的状态中泄露其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它就好像是这个穿着全套盔甲的武士,你看看,他的相貌深藏在头盔之下,只露出小小的眼睛观察外面,而且此人有矛有盾,攻守兼备。这锋利的矛代表人的本能冲动,这种本能是很可怕的,是兽性的,非理智的,具有极强的攻击性,而这盾代表了本能的抵触和厌恶,所以你到不了他的跟前,也就根本看不到它的真容,你甚至不知道这幅盔甲下面是个男人还是个女人,因为你根本无从判断。所以说武士很危险,一直被漩涡隔开,使其无法接近火炬。因为一旦武士接近火炬,它可能做出很多事来,这种事都是我们所无法预料和掌控的。”
“明白了!如果武士吹灭火炬,我们的记忆将会是一片空白,对吗?”
“没错!而且永远无法重建。”
我深吸了一口气,不由得暗想自己的潜意识是什么,但这种暗想随即遭到了理智的嘲笑,因为我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潜意识里有什么。
“可是有没有漩涡隔离不当的情况出现,或者说漩涡隔离不了武士的时候,反被他反客为主霸占了火炬?”
“有这种可能,这本书的精髓就是研究这种可能。”
“真的吗?”我大吃一惊,原以为漩涡对武士的隔离会很保险,万无一失。
“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如果一个人很久都没有现实中的记忆和体验,那么他的前意识就会慢慢的干枯,随之枯萎,变成一个干涸的河床,那么盔甲武士将会毫不费力地冲过来。”
“什么样的人存在这种干涸的情况呢?”
“精神病人,因为这种病人分不清现实与梦幻,所以他的记忆和体验找不到各自的归属,会四处乱跑,有时候根本充不到水池里,有时候又冲的太猛,导致漩涡转速太快,水也会大量溢出,导致枯萎。”
“哦,怪不得!”我联想到了那些精神病人又疯又癫,又抓又咬、亢奋无比又极端沉默寡言、目光呆滞的样子,看样子是受到了盔甲武士的侵扰。
“还有一类人就是长期卧床的植物人,这种人长久缺乏现实中的体验,没有感官刺激,久而久之其意识也是万分痛苦的,会慢慢干涸,如同在身体里坐牢一样。”
听老贾说罢,我想到了马可,一股心酸感袭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