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读书人(1 / 2)

加入书签

(第三更)

面对赵白羽冷言冷语,陈再道却不以为意,对着他长一作辑,轻声道:“学生陈再道,策论经卷无所不精,无论是军部幕僚府,还是政事堂内阁,都足以胜任。公子若有不信,可考学生一考。”

谪仙楼此时早就炸开了锅,赵白羽的真实来历这些儒生不知道,但对于常年一起喝酒作诗的陈再道,他们却是知根知底的很。

陈再道原本出身不低,父亲是凉州龙泽县的县丞,母亲更是凉州刺史的爱女,他也算是官门之后,在凉州大小是个公子哥。

陈再道本身也确实出色,十八岁时便在三年一放榜的政事堂科考中,得进士出身,听说那一日政事堂策论,他风头一点不遑前三甲多少。按理说陈家气运应该就此更上一层楼。但谁曾想,放榜第三日后,陈再道的名字就被抹去,同时有一批赵勾的谍子搜查了陈家,陈再道虽不曾被谍子带去喝茶,但父亲却因此丢了官职。后来几经探访,才知道政事堂内阁有人不喜陈再道,说他的答卷影射当朝国事,更有大逆不道诛心之论,故而被政事堂列为黑甲名单,永不再录。

陈家遭此横祸之后便开始一蹶不振,家道日趋衰落。起初还有陈父的一干同年帮衬,刺史老丈人接济。后来日子久了,大多觉得陈家再无东山再起之可能,便就陆续断了往来,尤其是陈母死后,老丈人那里的接济也随之断了,陈家愈发衰落,每日以典当度日。几个月后一身经纶抱负的陈父潦魄死去,陈再道典当完所有值钱物件,来谪仙楼大醉三天三夜,最后一天吐血而歌行道难,字字泣血。

自此之后家徒四壁的陈再道每日靠卖点字墨赚钱苟活,生意好了便会来谪仙楼喝九文钱的老酒,省出一文来接济叫小石头的乞儿。

谪仙楼这里,不论是老儒生还是伙计清风明月,说实话都挺喜欢陈九文的,不然也不会对陈再道之事多加干涉。

毕竟这世道人心不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陈再道一言既出,谪仙楼的人都知道这小子是铁了心的要跟赵白羽走,指望着这个一文钱都掏不出的公子能够给自己一段锦绣前程,自此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只是来吃饭饱肚的赵白羽没有答话,随意打量了下气势平平的陈再道,撇了撇嘴,再斜看了眼对他怒目相向的小石头,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然后割肉似的将腰里盛酒的玉葫芦摘下,递给清风,问道:“我拿这只葫芦来作饭钱抵押在你这里,可行?”

周围的儒生见赵白羽拿自己的物件抵押,没有打赌徒陈再道的主意,不禁都高看了他几眼。心里揣测,这人,莫不真是哪位世家的公子不成?

清风没好气地嘟囔道:“早干嘛去了。”随手拿过玉葫芦,丢给一旁傻里傻气的明月,让他来估算价值几何。

一直只晓得重复清风说话的明月刚抓住葫芦,眼神大亮,正准备细细查看一番,却不料被陈再道一把抢了回去抱在怀里,急声道:“公子,这顿饭哪里值这个价钱。还是让我把老房子抵押在这里,跟着你一起去共谋天下大业吧。”

陈再道疯了。

老儒生们一阵叹息。

赵白羽冷声道:“我说过我不是什么公子。陈再道,你要是真想出人头地我到可以教你个法子。”

陈再道赔笑道:“公子莫不是让我去做白日梦吧?”

赵白羽对这个无耻书生失了耐心,嘴角勾起,手指不动声色地搭在了刀柄之上。当初在帝鼎阁,陈青牛就教会他一个道理,历来无事献殷情者非奸即盗。

扯着对方袖子的小石头,似乎认准了赵白羽不是魏忠贤那等公子哥,也不再怕赵白羽,敢瞪着他。但见到赵白羽手指搭在刀柄上这一隐晦动作,他不觉也有些怕,立马开口求情道:“我陈哥哥喝醉了,公子莫要与他计较。”

这小乞儿不过十三四岁,声音却是温润如玉,再看他被污垢掩住的脸,确有那么几分俊秀少年的味道。赵白羽见他看破自己的动作,也不再掩饰,整个左手握住腰间的刀柄,冷声道:“陈再道你要抵房子是你的事,我没时间搭理你。你要是敢纠缠我,别怪我手里的刀快。”

赵白羽说着推开围住他的两个伙计,朝楼外走去。

身后的陈再道被赵白羽一顿奚落也不在意,而是眉开眼笑地望着赵白羽的背影,嘴里念念有词,嘀嘀咕咕地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小石头站在他身边,捧着缺口小碗,默默数着碗里的铜钱,再抬头看向走出门口的身影,微微出神。

赵白羽出了谪仙楼,顺着城中的琼河而行,走在清冷的夜色里,这位刚杀八百重甲不久的大乾太子,一时间却是不知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当初李义安教他寻龙点穴,就是让他用十年的时间来游走天下,亲手绘出最精确的行军图,那这帝都之门的凉州自然不能放过了,只是屠灭了八百重甲,在这凉州怎么得也不会安生。而且,更让人不得安生的是,如今他身上除去这身行头外毫无分文,这可该如何是好?

玉泉,勾离,北辽,凉雀,这些衣食住行可真是要愁死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