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王族庶出(1 / 2)
说是将无锋剑转赠出去毫不心疼,只是到底在底层穷苦惯了,如今虽然敛了些钱财,但真正要将上品灵器交给吕九斗让他带走,赵白羽还是肉痛了好一会儿。
这得多败家呀,一件上品灵器说没就没了。
雷灵子说走就走,也不曾过多言语,倒是来拿无锋剑的魁梧男子吕九斗,说了句让赵白羽小心行事好自为之。赵白羽对此并没有太过上心,毕竟在玄清宫遇上雷灵子是意料之外的事,对他留下来没敢有太多奢望,只是到最后也未练成那一刀,说不遗憾,那是骗人的假话。
三月初一,东方有风,忌行。
赵白羽腰间挂着孤零零的妖月,坐在房中,出奇地没有去描绘那偷看来的符文,只是懒散地斜坐在雕花梨木椅子上,随手把玩着当初剿来的那枚金色的铃铛。
目光所见,那枚铃铛不三寸,铃身施有三十六道正统的道家符篆,摇晃起来,并无声响。但倘若以灵蕴催动,铃身上的符篆便会流转不息,有驱魂散魄的功效,也算是道件里头不错的灵器,用来对付五行御鬼术想必有所用处。只不过比起雷灵子所说的那只大红如血的鬼葫芦,肯定是有着天差之别的。
听说昔日魔门正统所在的襄樊城有鬼十万,也不知是不是被那只葫芦给装下了。
那日所遇的赵勾白发男子身兼佛道之法,虽被雷灵子斥为指玄伪境,但再怎么说,压制自己也是足够了。
雷灵子之所以甘心护卫他回来,甚至同赵勾动手,恐怕一半是为了无锋剑,一半则是由于玄清宫倾向于政事堂的缘故。
玄清宫斥他人为妖魔邪道,但那日回来,根骨面相俱是不错的长生,却分明是被人下了高明的采阴阳补阙一类的符篆,倘若不是他没有帝脉眸子,可以开花觉察出细微的灵蕴气机流动,不然也看不出这类以童子做炉鼎修道的恶毒法子。雷灵子有意无意地让他不要插手此中之事,以免沾了因果不得超脱,想来所谓的道教正统,其中阴晦之事也不遑魔教多少。
没有求道得长生之前,修行龌龊之事,谁也超脱不得啊。
赵白羽一边磨挲着妖月刀柄,一边百无聊赖地想。
青州之外就是剑阁,当初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去走争霸天下的路子来蕴养八部天龙,那就必须要去培养自己的根足势力了。国士无双的李义安心思无处可猜,但甫一出世,就给他送来了一个能施王道守成的谋士陈再道,不得不说其布局落子妙手天成,远非他所能企及。
说起来也有意思,剑阁西拒复国的西蜀,东临富贾无数的雍州,南接将校养老之地的青州,北通龙脉无数的玉泉,怎么说这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剑阁也算是一处重镇,但军部和政事堂在此争夺多年,最后反而是被李义安心照不宣地给经营成了大乾恢复帝制的中坚要地,而两大势力对此却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奇一致地保持了沉默。堂庙之争实在不可不谓有趣。
这些时日陈再道也细心收集过剑阁的一些资料,知道现任的剑阁的郡守是春秋义战中的骁将,樊根谭。此人不仅是军部的六品校骑,在政事堂也同样是官至六品的郡守,虽品阶都不算高,但难得的是军政一体,在整个大乾都罕得一见。更何况此人还旗帜鲜明的每年一策,上书要求恢复大乾帝制,胆大包天莫过如此,但即使如此,此人在官场上也立二十余年而不倒,由此可见其背后势力的底蕴。
赵白羽不知到时候是不是这般活了半辈子的老狐狸对手,只知道剑阁之地,他必须拿下来,为七年之后的战国乱世积蓄自己的力量。
说到底,这世道,还是只有拳头硬才走得了天下呀。
静坐读书摇小铃。
难得偷闲。
傍晚时分,一身风尘仆仆的陈再道带回来两个消息,一坏一好。
赵白羽微微正了正身体,给陈再道倒了杯水,选择先听坏消息。
陈再道明显累乏极了,也不计较儒生的礼节,将桌上茶水一饮而尽,开口道:“春秋儒将魏青锋,前些日子向军部辞去了凉州大将军之职,于今日下午来到青州颐养天年。北武侯亲自率千骑逢迎,场面壮观无比。”
赵白羽给他续了一杯,冷笑道:“确实不是个好消息,魏青峰这明显是奔咱们来的。凉州之事这位儒将可不会忘记。”
陈再道点了点头,沉声道:“春秋名将无数,但除去赵人屠以及四公十二侯外,就数魏青峰最为出彩。这位大将军出身青峰观,估摸着应该是武夫金刚境的修为,只是比起万人间的军团作战,他最擅长是单骑冲锋,勇武不输智谋多少。当初在凉州有政事堂大司马徐渭在他不敢出手,但他这次来青州了无牵挂,公子可要多加小心了。”
赵白羽平静道:“这下好了,前有赵勾如鬼的白发,后有凉州的大将军。怪不得雷灵子要让我快些离开这青州。”
陈再道将手绘的图册放在桌上,看了看依旧静定自若的公子,问道:“公子,那个玄清宫的道士走了?”
赵白羽替年轻的书生又续了杯舌雀,再依靠在梨木椅子上,随手摇着铃铛,打趣道:“自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