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一刀春水(1 / 2)
人屠,在正统道学史家眼里自然是不折不扣的恶谥。
春秋义战之后,四雄割据天下,各国王朝对文臣武将的谥号有了明确规范和统一。文官自然以文正为魁,文贞紧随其后,接下来依次是忠恭成端恪,襄顺端康义等。凉雀北辽南燕的文正谥号虽然大多空悬,而文贞一般都是一国首辅囊中之物,绝无二议。不像大乾前三十年帝制崩塌,春秋大定之后,所追封的谥号至高不过是徐家凤雏的文忠。既然正贞忠谥号他人窥探不得,那文恭便成了王朝内顶尖士族文官最梦寐以求的丹鼎灵药。如今的天下,考量豪门世族的地位,谥号多少和轻重无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标准。
文臣重谥,武将也不例外。与武字搭配的相对较少,不过区区九字,故而有好男儿何不带金勾当谥天下九字侯的说法。武将谥号中毅字夺魁,其后分别是敬勇穆刚德烈恭顺,传言军部顶层中唯一的异姓大将军,功绩差赵琅琊半截的公孙锦绣已经钦定谥号武穆,最顶尖的毅敬勇三谥,仍是巨大悬念。
武官不比文臣,谥号归属往往偏低,一般而言能有前五就是莫大荣耀,这与政事堂世族当政鄙视将种有关。当然,倘若武将能以文字表谥,更是荣上加荣,不过这只是独宠于那些出身豪门的武官,或者困军部幕僚府不世出的大谋士,例如赵人屠身边的纳兰不厚,死后谥号未必不能以文字带头。
坊间一直传言赵琅琊的谥号可能是毅字,不过据说这位大将军对此一直不太上心,即使是被一些人称为春秋屠夫天下人屠,也不在意。这位当今的天下第十,由金刚入天象的极致武夫,所怀的是天下大事,哪有功夫去在意这些琐碎之事。
再说人屠虽然是正统史学家口里的恶称,但古往今来也不过才两位而已。一位是五百年前大唐的武安侯,屠卒过百万,征战一生未尝一败,一位则是如今大乾军部坑杀三十万魏卒的赵琅琊。是以人屠对军人而言,却又是一种间接的肯定和敬畏。
对面出身佛教的白衣观音此刻认定赵白羽将是下一个人屠,甚至不惜沾染其中因果,要抹去他的存在,真真切切叫人匪夷所思。
赵白羽明白其中关窍,他为了蕴养阿修罗便屠去凉州的八百重甲,将来为了其他几尊八部天龙说不得还要去屠城屠国,自然会被一些洞察天机的高人所觉察,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这果报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眼见着那朵红莲绕十二字佛教真言飞来,赵白羽眯起眼睛,眸子花开,左脚稍稍退了一步,身子却是跟着右脚前倾,手中妖月一式当归挥过去。
七品武夫的气机喷发而出,一刀当归蕴含着炸雷的气势,三寸长的刀身直接挡在了绕十二字真言的红莲之上。
轰!
一圈圈肉眼可见的霸道气机震荡开来。
赵白羽到底不过是七品修为,气机甫一炸开,身子立刻倒退了十几步,吐出一口鲜血来。
而那位出手沾染此间因果的佛教白衣观音不仅不退,反而是不紧不慢地向前踏出一步,空中的红莲再度金光大绽,朝着赵白羽遥遥飞去。
此刻青州城内,了无行人。
大乾立国三十余年,依照一般的州郡通法,无论是帝都还是其他地方,都施有严厉的宵禁。尤其是军部马踏江湖之后,每个州郡内都有一支不下八百人的正规军队彻夜巡查,入夜之后,别说一般的胆敢寻事的江湖草莽,就是出身受大乾册封过的正统门派的门人弟子,没有军部的通证轻易也不敢走动。
近些年来,军部早就教会了大乾江湖一个死理,只要有三千人的重甲即使金刚指玄境的高手也可碾压至死。而这条规矩更是沾满了不少鲜血才让历来不服管教的江湖儿郎消停下来,其中不乏江湖上一些赫赫有名的高手头颅。
拳头再硬,硬的过军部?再者金刚指玄境的高手可不是满地的大白菜那般泛滥。百年来无论武夫还是术士,纵使天资骄人,但因为机缘不够的年轻才俊被挡在九品之外的不在少数。一般江湖而言修到七品,便是排得上位的高手,修为不易,自然惜命的很,断不会去触军部这个霉头。
而现在,赵白羽在北武侯居住的青州城内接二连三地被人盯上,甚至出手针对,不提他如今赵家庶出的身份,就是寻常的公子,此刻也应该有八百骑策奔而来,带走这些人才是。
但,此刻,整个青州城内一片死寂,仿佛方才那年轻道士的葫芦里百鬼夜行的妖鬼带走了所有的人气一般。
青州城,清河长街上惨白的月光洒落下来,如同一层清霜,幽冷而凄清。
赵白羽体内气机一阵紊乱,他抬眸看了眼带着必杀之意的红莲,花开三瓣的眸子浮出一丝阴鹫的厉气。
不许人间见人屠?
好一个慈悲为怀的佛门菩萨。
他握着妖月,敛起一身的气机,由臂入刀,一边回想那天雷灵子的指玄两指剑,一边慢慢挥动刀身,以刀为剑,起式春水。
体内三百六十窍穴气机大炸。
他的动作极慢,极慢。如同在青峰观初入水潭一般,仿佛周身存在着巨大的压力。
↑返回顶部↑